天气网提供全国国内城市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预报,国际城市天气预报以及历史天气预报查询
当前所在位置 : 天气网 天气生活 城市文化 正文

松原为什么总是地震?

2018-11-13  来源:天气网  【字体:  

导语:松原为什么总地震呢?从地质构造上看,松原属于地震多发带。一条隐藏的小断裂带扶余-肇东断裂带东北段经过松原市区将其命名为扶余北断裂。所以,这一带的地壳比较活跃,地震频繁。

目前为止,历史上松原最大地震是2013年11月23日6时04分发生的5.8级。但各种大小的微型地震数不胜数。2017年11月22日16时18分在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交界(北纬44.7度,东经124.1度)发生5.3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此前已经发生多次浅源地震

吉林松原近几年多次发生规模不等的地震,原因在于:松嫩平原不是主要地震带,是大陆断裂带,相对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质结构要稳定的多,但相对其他内陆要略显活跃,从地理位置看几乎没有大震的隐患,小震也属于正常现象,真正孕育大地震的能量还是来自大陆板块的冲击

松原处于不典型的盆地地形,又位于剡庐地震带上(我国最长的地震带,长达2400公里),而这条地震带东部处于太平洋板块向西挤压,西部为亚欧板块向东逃逸的趋势,所以松处于两边夹击,所以地震不断,从历史来看,我国不少大地震都发生在这条断裂带上,比如海城大地震,且地震多呈右旋走滑类型。

地震的前兆:

1、天象异常

古人往往将天象变化看成是地震的前兆。这种观点缘起先秦,两汉时期达到巅峰,后世愈少。《诗经·小雅》强调“知日蚀,地震之效昭然可明,犹巢居知风,穴处知雨”。大意是说,看到日食,就要有地震发生,就像住在屋内能感知微风,居于洞穴能感知将要下雨。《虞乡县志》载,“清同治元年七月十五日夜,陨星如雨,十月初七日,地震,十一月初七日,又震”。

2、地声异常

地声﹐也是古代先民最为关注的震前预兆。《宋书》载﹐南朝刘宋明帝泰始四年(468年)七月,“东北有声如雷﹐地震”。河北《三河县志》保留有康熙十八年七月京师大地震前的一些征兆﹐大意为,有声音从西北方传来﹐响动如雷……忽然,地底像鸣放大炮一样﹐随后如万炮齐鸣,响声震天……俨然数十万军马奔袭而来”。

3、动物异常

史籍中也记录了地震前或地震瞬间动物的异常反应,如北魏太和三年(479年)三月,平州地震,野鸡嘶鸣。《大唐开元占经》是唐代收集整理古代天文文献资料的集大成之作,其中有震前老鼠反应异常的记载,大意为,老鼠聚集在朝廷市井中哀鸣,不久,大地震动,地表裂开。

4、气候异常

古籍中也常将地震与异常气候联系起来。《宋史》有:“隆兴二年(1164年)春,河北降赤雪,河东地震五六年不止”。《甘肃新通志》有:“乾隆五十年(1785年)春三月初八,甘肃永昌大风雾霾,大树被连根拔起,两天后发生地震地震”。

热点推荐

HOT
相关推荐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