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日气温持续攀升,寻找一处清凉舒适的避暑地成为市民日常所需。秉持“宠粉”理念,重庆轨道交通再度发力,为市民送上夏日清凉福利——自7月4日起,在具备条件的146座车站开放纳凉区,以实际行动为市民解暑降温,这一暖心举措引发广泛关注。
相较于2024年,此次纳凉区新增了6座车站,涂山、鹅岭、高庙村、歇台子等站点纷纷加入“纳凉大军”。各车站结合自身空间布局,精心规划纳凉区域。在重庆北站北广场站,宽敞明亮的站厅一角,整齐摆放着崭新的凳椅,往来乘客与周边市民纷纷在此驻足休憩;花卉园站的纳凉区临近站内绿植景观,为燥热的夏日增添了一抹清新;沙坪坝站则利用开阔的换乘空间,打造出舒适的纳凉环境,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除了提供纳凉场地,重庆轨道交通还推出了一系列贴心服务。各纳凉区所在车站的工作人员提前备足了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降温用品,随时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帮助。针对喜爱阅读的市民,更是推出了特色文化服务——通过“巴・掌书”小程序,市民可搜索邻近书柜,免费借阅各类书籍,在清凉中享受阅读的乐趣,让纳凉时光更具文化氛围。
在为市民带来便利与清凉的同时,重庆轨道交通也发出文明纳凉倡议。呼吁乘客在享受清凉之际,共同维护车站秩序与环境,助力绿色出行。具体而言,希望市民做到不躺卧、不喧哗,保持安静的公共环境,避免影响其他乘客出行;自觉维护站内卫生,不随意丢弃杂物;合理使用公共设施,不占用维修电源插座,不随意移动凳子、椅子,不涂抹墙面或设备;同时,提醒携带老人、小孩的市民,务必照顾好身边人,并妥善保管好随身物品。
重庆轨道交通相关负责人表示,开放纳凉区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理念的重要体现,未来将持续优化服务细节,根据市民需求和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纳凉区设施与服务。此次开放146座车站纳凉区,不仅为市民在炎炎夏日提供了清凉之所,更传递出城市公共交通的人文关怀,彰显了重庆轨道交通“宠粉”的满满诚意。
来源:上游新闻
声明:天气网尊重版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河南 48 岁务工者刘诗利,务工之余常去书店读书,摘录笔记助工效提升,还帮工友解决难题。他在《人民日报》发文谈读书感悟,称想读总能抽出时间,引发关注。
重庆栖霞路融创金贸时代广场,每月有群体带数十瓶矿泉水泼洒广场,持续1 - 2小时且念念有词,此行为已数年,影响商户经营,社区确认情况并表示将处理。
河南济源消防员牛一栋在参加成人高等教育考试途中,遇车辆起火,借水箱来回折返 20 多次与众人将火扑灭,虽错过考试,但他称火情紧急,考试有下一次。
湖南 “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 二审于 7 月 11 日开庭。被告人周某人因与室友积怨投毒致张某某死亡,一审被判死刑后上诉,其利用专业知识作案,社会影响恶劣。
张家界司机肖波(退役军人)在高速上突发脑干出血,昏迷前完成制动,救 11 名韩国游客等 13 人。经 3 天抢救无效离世,韩国游客赠锦旗致谢,其事迹广传。
广东 19 岁的官锡佳自幼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13 岁起帮爷爷摆摊卖荔枝。今年 6 月,爷爷摆摊时中暑呕吐,他慌乱求助,爷爷经治疗无大碍。他羡慕完整家庭,愿陪伴照顾爷爷奶奶。
重庆赖先生赠女两套房产,后因欠债想索回部分售房款引发矛盾。女儿认为是补偿,经调解,两女各留 20 万,共转 60 万给赖先生现任妻子偿债,纠纷了结。
甘肃 25 岁白女士乘男友车遇车祸致高位截瘫,男友照料两月后失联。网友质疑其坐姿不当,她与涉事货车司机均澄清系正常坐姿,男友负主责,目前联系不上。
今年夏天地球自转加速,7 月 9 日成史上最短一天,比常规短 1.3 到 1.6 毫秒。系 2020 年来第六次加速,月球位置变化为关键因素,对高精度领域有潜在影响。
7月8日,河南郑州一男子挪车时,在车内几十秒被类似臭水沟的恶臭熏倒,其弟送医也被臭吐。检查显示男子意识障碍,医生疑中毒,涉事车4S店称有异味,查出蓄电池漏液,原因待厂家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