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一起因地下室改建养鱼池引发的邻里纠纷案件,经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调解落下帷幕,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场从2024年初持续至2025年的“鱼水之争”,不仅牵扯到邻里生活安宁,更折射出公共空间使用与个人权益之间的矛盾。
故事发生在北京昌平某小区。2017年5月,李先生夫妇购置了小区一楼房屋,原本图的就是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然而,2024年1月10日,这份宁静被彻底打破。住在四楼的邻居姜先生,将其地下一层的储藏间改建成一个大型养鱼池,专门用来饲养名贵锦鲤。尽管姜先生在2023年12月20日改建前向小区物业进行了报备,但作为正上方住户的李先生一家却对此毫不知情。
随着养鱼池在2024年1月25日正式建成,过滤泵、增氧泵等设备运转产生的噪音,如同“永不停歇的闹钟”,日夜折磨着李先生一家。“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耳边都是嗡嗡的声音,根本无法入睡。”李先生在2024年2月的一次沟通中无奈地表示。为了解决噪音问题,他从2024年2月初开始多次找到姜先生沟通。起初,姜先生也积极配合,于2024年2月15日加装隔音棉、更换低噪设备,但李先生依然深受失眠困扰,双方矛盾逐渐升级。此后,李先生在2024年3月寻求物业、居委会等多方介入,强烈要求拆除鱼池,可姜先生认为自己改建合规,且投入巨大,坚决不同意拆除,双方的关系一度剑拔弩张。
无奈之下,李先生于2024年4月15日将姜先生告上法庭,要求拆除养鱼池及相关设备。在一审过程中,法院于2024年5月启动司法鉴定,6月10日得出结果显示地下室产生的噪音提升未超过相关标准。但李先生对鉴定过程和结论并不认可,坚持自己的诉求并拒绝调解。2024年12月20日,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令姜先生拆除养鱼池及设备,判决理由明确指出:生活安宁权应优先保障,个人爱好不能凌驾于他人权益之上,同时养鱼池大量存水也存在安全隐患。
姜先生不服一审判决,于2025年1月10日提起上诉。2025年4月15日,二审开庭时,法官现场勘验发现,当地下室设备全部开启,李先生房屋内的噪声分贝有明显变化。庭审中,李先生态度坚决,称只有拆除鱼池才能解决家人长期失眠的问题;而姜先生则以投入成本高、鱼体难以迁移为由,极力反对拆除。考虑到鱼体迁移的执行难度以及邻里关系的修复,二审法官决定以调解为突破口,积极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经过法官多轮耐心沟通与协商,2025年4月28日,双方终于放下成见,达成和解并签署民事调解书:姜先生需在2025年5月30日前将鱼全部运走并停用设备,7月30日前拆除养鱼池及设备,将地下室恢复原状。这场耗时一年零四个月的邻里纠纷,最终以和解的方式实现了“双赢”,既保障了李先生一家的生活安宁,也为姜先生处理鱼和设备留出了合理时间。
这起发生在2024-2025年的案件圆满解决,为邻里纠纷的处理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也提醒广大市民:在追求个人生活品质的同时,也要充分尊重他人权益,共同维护和谐的居住环境。
来源:北京青年报
声明:天气网尊重版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2024 年 7 月,税务部门核查发现沪上一园艺公司涉嫌偷税漏税,揭开出纳王静 6 年挪用近 1700 万的事实。她还诈骗朋友,资金用于豪赌等,仅退 10 万,已被提起诉讼,案件审理中。
7月7日,贵阳龙洞堡机场,海南航空HU7359次航班关舱门前,两乘客错乘(原应乘春秋航空)被寻出。航班延误9分钟,海航称系天气影响,机场与航司均在核实此事。
7月2日晚,云南大理市大展屯综合市场附近,一幼童躺路口光影处玩耍时被左转快递货车碾压。男童母亲同事不解网议其失职,事故责任待认定,引发多方对监护与交通安全的热议。
7月7日,一自称蜜雪冰城前员工的网友发布视频,显示男子在操作间用脚关直饮水龙头,配文调侃。视频引不满,网友求说法,现视频已删,客服称正核实情况。
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8日通报,一38岁外省男子焦某某假扮女性,与多名男性发生性行为并偷拍视频传播。警方7月5日将其抓获,6日以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刑拘,网传不实信息已澄清。
7月6日,“金世佳你身份证掉了”消息冲上热搜,有网友发帖称在上海市徐汇一公园捡到了演员金世佳的身份证。有网友表示疑惑,2013年可以戴眼镜拍摄身份证照片吗?
7月6日晚,该市大华步行街一福利彩票销售网点与一彩民发生纠纷并报警,引发群众围观。市福彩发行中心关注到相关信息后,立即了解并跟进处置。目前涉事双方已达成一致意见,中奖彩民已顺利兑奖。
近日,重庆市大足区文物保护工作者有重大发现。因玉滩水库水位下降,河畔峭壁上一批宋代摩崖造像显露,6龛共27身,其中2至4号龛规模突出、保存完好。
四川小伙中考以720分考入知名中学,高二却毅然转校职高学烹饪。在今年四川省普通高校对口招生考试中,他以648分斩获烹饪专业全省第一,书写别样逆袭之路。
近日,云南丽江古城一女子购“竹筒冰淇淋”时,遇标价9.9元实收48元争议。商家称系误会已退款,丽江市古城区市监局已立案调查,引发网友对规范标价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