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一高校学生爆料称,其所在学校存在乱收费和强制学生培训考证的情况,据了解,学校要求学生报名参加“工信部人才能力认证证书”考试,并声称该证书是学校毕业资格的重要条件之一,未通过考试的同学将无法顺利毕业,报名费为800元,且要求晚上查寝时收费,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高校回应不交800元考证无法毕业
2月19日,据媒体报道,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学生李同学反映,其所在班级群发布通知要求所有学生报名参加“工信部人才能力认证证书”考试,称该证书与毕业资格挂钩,未通过考试无法顺利毕业,报名费为800元,收款码为个人账户。
校方回应称,该通知由学生干部发布,措辞不当,学院鼓励学生报考证书是为提供获取学分的便捷途径,并非不报考就不能毕业。
学院表示800元包含报考费和培训费,已通过物价部门审批,收费个人账户是因财务系统技术原因暂时代收。
案件发生以后,有网友表示,这简直就是明目张胆的敛财!学生已经交了高昂的学费,现在又以毕业相威胁让学生交钱考证,还美其名曰提供便捷途径?这800块钱到底进了谁的腰包?学校监管何在?这种乱收费现象必须严查!
也有网友认为,现在的高校真是让人寒心!教育本该是纯粹的,却沦为了一些人牟利的工具。学生干部未经审核就发布如此离谱的通知,学校难道没有责任吗?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学生的未来何其不公!
那么,学校以获取学分为由,鼓励学生报考“工信部人才能力认证证书”是否涉嫌强制消费呢?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学校虽鼓励学生报考证书,但称并非不报考就不能毕业,从法律层面看,并未直接强制学生消费。
然而,学校将证书与学分挂钩,可能导致学生在毕业压力下被迫选择报考,这种间接压力可能涉嫌侵犯学生的自主选择权。
学校应明确证书获取的自愿性,并提供多样化的学分获取途径,确保学生自主选择权的落实。
来源:木子学法律
声明:天气网尊重版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近日,河南郑州孙女士87岁的母亲经朋友介绍,认识了郑飞医院血液净化科的“张主任”,她瞒着家人花费36800元做了一次血液净化治疗,意思是想延年益寿。但孙女士却发现母亲做治疗的钱转到了“张主任”的私人账户上,怀疑这里面有“圈套”。
近日,广东中山一家门票仅10元的动物展在网络上意外走红。这家位于中山市华佗山公园的小型动物展,凭借其亲民的票价、活泼可爱的动物以及老板热情有趣的讲解,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成为了当地的热门“网红”景点。
4月15日,上海一女子发布“暴躁女生怒怼安福路偷拍老头”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网友表示在知名街区常遇到类似的“老法师”(街拍的老年摄影爱好者)偷拍。
8个月大的女婴“燕燕”被饿得皮包骨、入住重症监护室?近日,网上流传这一信息。记者多方求证,女婴目前在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网传“虐婴”“皮肤溃烂”“脑萎缩”“4个月没换尿布”等信息
4月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高法联合发布第四批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一保安因违反所谓竞业协议,被保安公司索赔20万元。本案的争议焦点是李某是否为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适格主体。
陈剑鸣年幼时被拐至福建,他依稀记得家乡有山有水、冬日落雪;外婆家的竹林里曾与姐姐挖竹笋,田埂边因追逐泥鳅被自行车撞伤左脚,打了石膏……这些零碎的记忆,成了他寻亲路上唯一的线索。
4月14日,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一家主营二手手机收购与出售的店铺店主杨先生向大河报《看见》记者爆料称,4月7日凌晨,他的店铺内被盗走89部手机,事后警方调查发现,4名嫌疑人均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可能不予刑事立案。
近日,上海街头一辆价值155万元的迈巴赫S480悄然成为滴滴豪华专车队列中的一员,此消息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层层涟漪,引发网友热议。车主李先生(化名)的“豪车下凡”之举,不仅颠覆了传统网约车运营逻辑,更折射出中国消费升级浪潮下的深层社会裂变。
被告人梁某设提出让女友郑某某到其家中过春节遭拒,梁某设索要房租费等,郑某某偿还1万元后,将其拉黑并断绝关系。梁某设产生愤恨并向郑某某发出“死亡威胁”。
当地时间4月14日9点30分,美国乐坛天后凯蒂·佩里(绰号“水果姐”)与5名女队友乘坐“蓝色起源”(Blue Origin)商业飞船成功飞往太空,并在约11分钟后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