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金额也逐渐增加,从过去的几元、几十元上涨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对于年轻人来说,尤其是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他们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而高额的压岁钱往往让他们感到经济压力。对于压岁钱,不少年轻人频频感叹“少了拿不出手,多了又心痛”。
年轻人吐槽压岁钱用光年终奖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联合印发的《百色市开展“遏制攀比压岁钱 移风易俗过大年”倡议活动方案》提到:在春节期间,倡议少发压岁钱、提倡发不超过20元的小额压岁钱,提倡晚辈向长辈送上有意义的“祝福礼”,让压岁钱回归年俗祝福本真。
百色的倡议戳中了不少年轻人的心窝窝。近年来,“每年春节都要‘大出血’”“压岁钱用光年终奖”等吐槽并不少见。对于压岁钱,不少年轻人频频感叹“少了拿不出手,多了又心痛”。还有年轻人开始出手“整顿压岁钱”,比如约定只给孩子发小额红包,统一50元,“图个热闹喜庆就好”。
该倡议也契合了不少老年人的诉求。2024年春节前夕,有安徽阜阳市民在网上留言称,每年亲戚朋友带孩子来拜年串门,给孩子压岁钱红包是必须的。可是最近几年,出于互相攀比心理,给孩子的红包由之前的10元、20元涨到最低200元,压岁钱可能还没发挥给孩子“压岁”的作用,就先要“压”垮老年人。对此,阜阳相关部门表示,将引导群众树立关于压岁钱的正确观念,引导基层将压岁钱的合理发放纳入村规民约。
压岁钱本质上是人际礼仪的表达,是文明风尚的承载,是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其传统寓意不应被扭曲。如果一味地讲面子、搞攀比,反而会让人伦亲情变味,也会对孩子们构成不良示范。此次,百色市相关方面倡议少发压岁钱、发不超过20元的小额压岁钱,是引导群众树立关于压岁钱的正确观念的应然之举,值得肯定。
近年来,各地相关部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规范婚丧嫁娶,降低份子钱,狠刹礼金攀比、高额彩礼等不良之风,取得良好实效,有效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各地各部门也应像对待份子钱一样,切实为压岁钱“减负”,加强宣传教育力度,让压岁钱回归祝福本义。
此外,各地群众要转变观念、主动求变。在广东省,很多人发压岁钱或其他红包的“起步价”为5元、10元。不少老广东人至今坚守只讲“意头”,不比金钱,多少随意,心到即可。要想纠正跟风攀比的不良风气,需要更多群众摒弃“给少了面子挂不住”的纠结,理性对待压岁钱,守护其本义和美好初衷,传递家庭家族、亲人朋友之间的温暖和情义。
来源:映象新闻
声明:天气网尊重版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原本3.3公里的路程预计用时不到10分钟,但网约车因为绕路用时47分钟,最终里程为11公里,导致一名考生迟到。考生称考试迟到影响了其正常发挥,导致其错失“上岸”机会,起诉网约车平台公司索赔4万余元。
随着AI技术的普及,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也因此被不法分子盯上,有的为赚取平台流量补贴,获得流量变现,利用AI合成技术编造谣言,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更有甚者,利用AI技术撰写色情小说牟利。
今天,上海警方通报一起制假售假案:一个犯罪团伙将自产“假鞋”与二手“真鞋”拆分组装、混合搭配后,以所谓“限量款”“改装款”“定制款”为噱头,通过网络直播间售卖牟取不法利益,涉案金额逾3000万元。
3月12日,安徽滁州的陈女士求助媒体称,自己丈夫打赏本地女主播一百多万,甚至还背了不少贷款。据陈女士所说,丈夫是2022年6月一直到2024年3月份,这两年时间里,基本上都在打赏。
海底捞“小便门”事件再生插曲。居住在上海的消费者陆先生称,作为通过闲鱼黄牛“代订”的顾客,他可能难以拿到10倍补偿。在协商过程中,黄牛向陆先生提出要20%的抽成。
3月12日下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工作人员就该院教授李力聘期考核不合格一事作出回应,“依照他的合同以及我们学校的聘期考核标准,他是不达标的。”她还称,“我们学校不存在10%末位淘汰这种情况,也不存在让他(李力)被迫退群、被迫离职、被迫退休这种情况。”
在2025年的水果市场,一种黑色表皮的“藏乌梨”迅速走红,成为消费者追捧的新宠。不论是独特的表皮颜色,还是高原特产的标签,都令“藏乌梨”备受关注,有电商平台销量超万单。
3月10日,广东贺先生(化姓)打进华商报大风新闻热线,称就读于广州一家职业学院的19岁女在宿舍不幸猝死。记者从校方和广州白云警方处获悉,学校正在处理,此事已排除刑事案件。
据长沙政法频道报道,日前,一游客在参观过程中,将法源寺的一座石狮子推倒在地,造成摔断、损坏。相关专家表示,该石狮子至少有600年的历史,属于明清时期文物,具有较高艺术价值。
男女相恋并同居三年,婚礼前一天双方吵架,婚宴临时取消。男方遂起诉女方,追讨彩礼、见面礼、婚纱照费用、酒店定金等共37万元。最终酌情确定被告返还彩礼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