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春节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至此中国已经有44个项目列入了这个名录(名册),总数世界第一。紧接着又有好消息,三个民间传统营造技艺,包括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和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都从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转入了非遗的代表作名录。
春节
进入世界非遗对于文化项目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现有的非遗的发展又给我们的文化、社会和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怎么看待批量的非遗上新?
到底什么是非遗,就是所有看不见、摸不着的都算,包括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技艺等等,那么我们怎么来看待我们现在的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非遗却被全世界看见了,越来越世界闻名,怎么来看待我们的这种批量的非遗上新?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人类非遗的评审是每两年一次,每一次中国只能提交一个项目,所以这个项目评审的过程实际上是挺复杂的,春节申遗实际上从去年8月份就开始了,一直到今年的3月份之前提交材料,后来这次被批准,实际上春节虽然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但是我们作为人类非遗我们这次提交其实真正说是一个喜事。那么这个“1+3”的问题,“1”是个常态,“3”是跟以前不一样的,就是说我们有三项急需保护的名录,通过转入到我们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这一个转进来说明我们这些年来在急需保护人类非遗工作方面作出了特别的贡献,就是做得很有成绩,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看见,所以专家委员会给我们评审,让我们转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第一个非遗春节会有什么不同?
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过春节了,要过2025年蛇年的新春,应该说这个春节会是我们的第一个非遗春节了。我们这个春节会有什么不同吗?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春节就是大年,大年是年年过,当然年年都过得喜庆热闹,今年因为是成为人类非遗之后的第一个春节,当然我们就过得更加热闹,更加红火,更加喜庆。但如何让我们热闹、喜庆、红火实现呢?就需要我们更多的人自觉地去参与这个年节活动,或者各个地方政府创造条件,让我们年节的氛围更加浓郁,让我们年节喜悦的气氛更加热烈,然后我们可能说既然是人类非遗之后的第一个春节,我们是不是有更多的传统热闹的方式,能够让我们进行呢,我想这是我们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可以考虑的问题。
灯笼
名录项目中的文字表述,春节后面为什么有一个破折号?
在这次记录到名录项目当中的文字的表述,在春节后面有一个破折号,有一个副标题叫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为什么需要这样一个副标题再去定义春节,这个实践又代表着什么样的含义?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这个副标题其实非常有内涵,因为它是说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也就是说它强调的是我们中国人在过新年时候所有的行为活动,因为大家知道我们过年,或者叫春节也好,实际上不是一个时间点,是个时间段,是从腊八到正月十五,这次申请文本也是这么写的,实际上就是说这个过程中有三段,在岁末的时候,是辞年阶段,岁末跟新年之交的时候有一个团年的阶段,那么新年到的时候我们有个拜年的阶段,这三个阶段就构成了一个社会实践的活动,那么这个社会实践里面包含很多,包括我们的拜年,包括我们的传统的烟花,包括我们的年节氛围的装饰,春联、年画,还有灯笼,还有社火表演等等都是我们的实践。怎么让我们实践,让我们的节日内涵得到呈现?其实节日内涵里边有好多深层的内容,跟我们古老的文明都有关系,但是我们有时候不自觉,但是我们在生活中传承。
全国9100多家非遗工坊,意义是什么?
全国现在已经有9100多家的非遗工坊,它的意义是更偏向于技艺的传承,还是说去促进经济和产业的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非遗工坊是我们国家这些年来在非遗保护过程中一个推广性的措施,实际上它跟乡村振兴、扶贫都有关系,就是说我们怎么把传统的技艺,传统的产品,把它调动起来,组织我们农村的劳动力,特别是妇女来加入工坊里边去,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来增加他们的收入。其实刚才讲了有非常多的工坊,而且取得很好的成效,我觉得这样一个措施是有针对性的。因为非遗工坊它的内容大部分是依托地方特色的产业,特种的技艺,特别的风土物产,然后把它加工出来,把它品牌化,把它推向市场。然后可以活化我们乡村的非遗,也是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应该说是非常好的一个措施,很有成绩的一个方式。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我们在未来就是怎么让这种非遗工坊能够持续地变成乡村的生产的经济发展的一个补充,怎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让它起到一个社会组织和文化的浸润的作用。非遗毕竟是文化产品,文化产品除了经济的功能之外,文化的效应以及在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应该有更多发挥。
怎样让更多年轻人接触非遗传承?
现在对于非遗传承来说,可能最大的矛盾点就在于怎么让更多的年轻人进来,怎么让更多的专业人才进来去做更好的学习或者是规划,或者运营等等,怎么来形成这样的一种凝聚的效应?要破局的话,点应该在哪里?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年轻人这些年来实际上对非遗对优秀传统文化兴趣是越来越强的,就是包括像李子柒这个现象,千万人点赞。很多年轻人也在把古老的非遗当作时尚,形成一种风气,带动了年轻人对非遗的兴趣。当然如果说让年轻人兴趣转化为一个职业选择,这可能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条件的关照,或者说保护,或者提供便利,比如说要做一个新的产业,把非遗某一项内容作为他的一个品牌来做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在他第一批启动资金的时候,给他有支持,或者说税收方面是不是有奖励,或者有优惠。
还有一些年轻的手工艺人,他们不像一些成名的大师,产品可以卖得很高的价格,生活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说年轻的学徒工,他们要去做这手艺,可能自己生活的温饱问题,或者生活的基本条件都很难保障。这个时候是不是我们有一些贷款、税收,相关的奖励政策、支持政策,去支持年轻人,在一定时间给他扶持,让他形成他的产业,然后形成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我想这第一次的支持非常重要,还有持久的政策环境,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给他一个支持,让他有宽松的条件,然后把他的热情和精神投入非遗传承里面去,这可能对年轻人来讲是更大的问题。
来源:央视新闻
声明:天气网尊重版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近日,一位70多岁的阿姨在无意中发现自己的手和腿上多出了一大块网状黑红色的花纹,就像蟒蛇纹一般,怎么都除不掉。阿姨为此感到十分担忧,于是前往医院就诊,经过医生的诊断,发现这是由于阿姨长时间贴身使用热水袋给手脚取暖所导致的“低温烫伤”,进而形成了临床上的“火激红斑”。
近日,孙俪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幅女儿小花为自己绘制的肖像画,并透露小花在《甄嬛传》晚会上与各宫娘娘拍照并索要了签名,没想到邓超在评论区幽默地留言“其实这是我”,这一逗趣的评论引得网友们纷纷热议,有人调侃邓超“家庭地位不保”,也有人感叹他真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好爸爸。
近日,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传出,澳大利亚前童星、残疾人励志演说家罗里·赛克斯在住所遭遇大火时不幸窒息身亡,这一事件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哀悼。据报道,这场大火发生在洛杉矶,罗里和母亲谢莉的豪华庄园被熊熊烈火吞噬,在危急时刻,罗里展现出了无私和勇敢的品质,他让母亲不要管他,尽快逃生。
近日,巴西亚马逊州莫埃斯市举行一场青年足球比赛中,16岁的门将埃德森-加马被点球正中胸口,随后就坐倒在地,用手捂着心脏的位置,众人见状,立即对他实施急救,并送往医院,等送到医院时,加马已经失去生命迹象,最终不幸身亡!据了解,当天出门前,曾向家人抱怨胸口痛,目前仍在等待验尸结果。
近日,一位从事早餐生意的父亲,因凌晨两点就要出门准备营业,不得不将刚满六岁的女儿独自留在家中,不幸的是,小女孩在父母离开后不久从五楼的窗户意外坠落,尽管经过了医院的全力抢救,但小女孩由于颅脑损伤严重,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近日,英国女模特费伊·露易丝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患癌奇迹康复的故事,引发热议,女模特称,手术完成后,她有些日子特别绝望,一度为自己准备好葬礼。后来她在男友和家人的鼓励下,积极面对生活。
近日,2025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进入正赛首日争夺,作为赛事5号种子,中国球员郑钦文的首轮对手是资格赛选手托多尼,最终郑钦文以7:6(3)/6:1击败对手,取得新赛季开门红。赛后,郑钦文在采访中谈到了如何应对压力:“我的压力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这也激励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成为一名更优秀的运动员。
近日,在《2024微博之夜》盛典的互送礼物环节中,费翔作为参与者之一,意外地抽到了汤唯为其准备的礼物,这份礼物并非普通之物,而是由汤唯的父亲、著名书法家北雁山人亲笔书写的墨宝“心有山海”,北雁山人,本名汤余铭,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美术教育家,其作品深受广大网友喜爱。
近日,据报道,一位90后的年轻妻子选择到丈夫所在的公司食堂工作引发关注,这位女士表示,自己本就爱做饭,因老公不想吃外卖,她便开始中午送饭。结果送去的“爱心餐”深受公司同事喜爱,大家抢着吃,于是她干脆一人做起了九个人的大锅饭。食材费用由同事们平摊,油盐酱醋则从家里带。
相信大家都知道蒋欣自出道以来,已经参演了多部影视作品。从早期的《坠子皇后》到后来的《天龙八部》、《甄嬛传》、《欢乐颂》等,她的演技逐渐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尤其是凭借在《甄嬛传》中的出色表现,她获得了多个奖项的提名和获奖,这也进一步巩固了她在演艺圈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