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春节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至此中国已经有44个项目列入了这个名录(名册),总数世界第一。紧接着又有好消息,三个民间传统营造技艺,包括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和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都从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转入了非遗的代表作名录。
春节
进入世界非遗对于文化项目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现有的非遗的发展又给我们的文化、社会和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怎么看待批量的非遗上新?
到底什么是非遗,就是所有看不见、摸不着的都算,包括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技艺等等,那么我们怎么来看待我们现在的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非遗却被全世界看见了,越来越世界闻名,怎么来看待我们的这种批量的非遗上新?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人类非遗的评审是每两年一次,每一次中国只能提交一个项目,所以这个项目评审的过程实际上是挺复杂的,春节申遗实际上从去年8月份就开始了,一直到今年的3月份之前提交材料,后来这次被批准,实际上春节虽然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但是我们作为人类非遗我们这次提交其实真正说是一个喜事。那么这个“1+3”的问题,“1”是个常态,“3”是跟以前不一样的,就是说我们有三项急需保护的名录,通过转入到我们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这一个转进来说明我们这些年来在急需保护人类非遗工作方面作出了特别的贡献,就是做得很有成绩,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看见,所以专家委员会给我们评审,让我们转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第一个非遗春节会有什么不同?
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过春节了,要过2025年蛇年的新春,应该说这个春节会是我们的第一个非遗春节了。我们这个春节会有什么不同吗?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春节就是大年,大年是年年过,当然年年都过得喜庆热闹,今年因为是成为人类非遗之后的第一个春节,当然我们就过得更加热闹,更加红火,更加喜庆。但如何让我们热闹、喜庆、红火实现呢?就需要我们更多的人自觉地去参与这个年节活动,或者各个地方政府创造条件,让我们年节的氛围更加浓郁,让我们年节喜悦的气氛更加热烈,然后我们可能说既然是人类非遗之后的第一个春节,我们是不是有更多的传统热闹的方式,能够让我们进行呢,我想这是我们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可以考虑的问题。
灯笼
名录项目中的文字表述,春节后面为什么有一个破折号?
在这次记录到名录项目当中的文字的表述,在春节后面有一个破折号,有一个副标题叫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为什么需要这样一个副标题再去定义春节,这个实践又代表着什么样的含义?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这个副标题其实非常有内涵,因为它是说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也就是说它强调的是我们中国人在过新年时候所有的行为活动,因为大家知道我们过年,或者叫春节也好,实际上不是一个时间点,是个时间段,是从腊八到正月十五,这次申请文本也是这么写的,实际上就是说这个过程中有三段,在岁末的时候,是辞年阶段,岁末跟新年之交的时候有一个团年的阶段,那么新年到的时候我们有个拜年的阶段,这三个阶段就构成了一个社会实践的活动,那么这个社会实践里面包含很多,包括我们的拜年,包括我们的传统的烟花,包括我们的年节氛围的装饰,春联、年画,还有灯笼,还有社火表演等等都是我们的实践。怎么让我们实践,让我们的节日内涵得到呈现?其实节日内涵里边有好多深层的内容,跟我们古老的文明都有关系,但是我们有时候不自觉,但是我们在生活中传承。
全国9100多家非遗工坊,意义是什么?
全国现在已经有9100多家的非遗工坊,它的意义是更偏向于技艺的传承,还是说去促进经济和产业的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非遗工坊是我们国家这些年来在非遗保护过程中一个推广性的措施,实际上它跟乡村振兴、扶贫都有关系,就是说我们怎么把传统的技艺,传统的产品,把它调动起来,组织我们农村的劳动力,特别是妇女来加入工坊里边去,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来增加他们的收入。其实刚才讲了有非常多的工坊,而且取得很好的成效,我觉得这样一个措施是有针对性的。因为非遗工坊它的内容大部分是依托地方特色的产业,特种的技艺,特别的风土物产,然后把它加工出来,把它品牌化,把它推向市场。然后可以活化我们乡村的非遗,也是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应该说是非常好的一个措施,很有成绩的一个方式。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我们在未来就是怎么让这种非遗工坊能够持续地变成乡村的生产的经济发展的一个补充,怎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让它起到一个社会组织和文化的浸润的作用。非遗毕竟是文化产品,文化产品除了经济的功能之外,文化的效应以及在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应该有更多发挥。
怎样让更多年轻人接触非遗传承?
现在对于非遗传承来说,可能最大的矛盾点就在于怎么让更多的年轻人进来,怎么让更多的专业人才进来去做更好的学习或者是规划,或者运营等等,怎么来形成这样的一种凝聚的效应?要破局的话,点应该在哪里?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年轻人这些年来实际上对非遗对优秀传统文化兴趣是越来越强的,就是包括像李子柒这个现象,千万人点赞。很多年轻人也在把古老的非遗当作时尚,形成一种风气,带动了年轻人对非遗的兴趣。当然如果说让年轻人兴趣转化为一个职业选择,这可能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条件的关照,或者说保护,或者提供便利,比如说要做一个新的产业,把非遗某一项内容作为他的一个品牌来做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在他第一批启动资金的时候,给他有支持,或者说税收方面是不是有奖励,或者有优惠。
还有一些年轻的手工艺人,他们不像一些成名的大师,产品可以卖得很高的价格,生活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说年轻的学徒工,他们要去做这手艺,可能自己生活的温饱问题,或者生活的基本条件都很难保障。这个时候是不是我们有一些贷款、税收,相关的奖励政策、支持政策,去支持年轻人,在一定时间给他扶持,让他形成他的产业,然后形成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我想这第一次的支持非常重要,还有持久的政策环境,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给他一个支持,让他有宽松的条件,然后把他的热情和精神投入非遗传承里面去,这可能对年轻人来讲是更大的问题。
来源:央视新闻
声明:天气网尊重版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近期,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地区发生了多场野火,火势持续肆虐,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媒体报道,这场灾难已经导致超过25人死亡,29人失踪,并且摧毁了大量的建筑,其中包括陈冠希女儿就读的学校。
日前狗仔曝柳岩疑似怀孕,男友贴心陪她去医院产检,随后后援会矢口否认,称柳岩只是子宫肌瘤复查。没想到还没过多久,就有狗仔爆料称柳岩疑似插足新男友梁汉君的婚姻,逼迫其离婚后上位。同时,还爆料梁汉君家道中落,债务缠身,这一传闻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近日,一起租房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一名女租客在欠租后失联,并将房东的联系方式拉黑,当房东进入房间时,发现屋内垃圾与大小便混合堆积如山,几乎无法进入,可以说这起事件不仅给房东带来了经济损失和精神困扰,下面就去了解一下吧。
近日,河南平顶山的一段关于父子共同跑步解压,并见证孩子巨大变化的故事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据了解,起初他只是想通过跑步来释放内心的压力,而儿子则因为年纪小、体重偏重,体能相对较弱。为了激发儿子的运动兴趣,用三公里外的一家知名米线店作为“诱惑”,只要儿子能跟着他一起跑完这段距离,就可以品尝到那里的美味米线。
近日,广东深圳一女生因租住的房子采光不佳,便巧妙地利用反光板将外界光线引入室内,有效改善了居住环境的采光问题,这一创意做法在网络上迅速引起了热议,但是,案件发生以后,一位网友表示:“这房东也是没谁了,收这么贵的房租连个基本的采光条件都保证不了,真是黑心!租房者还得自己动手解决,这不是坑人吗?”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金额也逐渐增加,从过去的几元、几十元上涨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对于年轻人来说,尤其是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他们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而高额的压岁钱往往让他们感到经济压力。对于压岁钱,不少年轻人频频感叹“少了拿不出手,多了又心痛”。
近日,一起涉及广东广州某公司的劳动争议案件引发了社会关注,据了解,吕某某担任药师负责人,负责管理药师销售团队,为了激励员工,将年假作为年会抽奖奖励,使得个别员工在年会上抽到了3至7天不等的年假,没想到,公司发现这一行为后,认为其存在“以权谋私”的违纪行为,并将其开除。
近日,三亚的酒店预订异常火爆,22万一晚酒店被订光,春节机票涨价近一倍,不得不说国人旅游的消费能力是真的强,这价钱要是住一周,都够买一个别墅了吧?王星事件后让泰国热度降了不少,主要是因为舆论的影响,而三亚,作为国内冬季避寒的热门地,显然占了个大便宜。
近日,宋仲基主演的新电影《波哥大》票房表现惨淡,观影人次仅有40万,远低于市场预期,据报道,该电影的损益点约为300万元人民币,但实际情况可能并未达到这一收益水平,由于票房不佳,电影《波哥大》面临即将下线的局面。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朋友圈已成为人们展示生活状态、分享个人经历的重要平台。而一些留学生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开始提供代发国外朋友圈的服务,帮助客户营造出一种身处海外的精致生活氛围,通常以30元一条的价格出售,客户群体中既有网红也有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