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工作或生活中积累的压力和负面情绪,通过物理上的动作来宣泄,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感受到一种释放和轻松,就比如可以运动、唱歌或大喊等,这不,就在近日,一名女子“暴打”柠檬缓解工作压力,引得网友直呼真的太解压了。
女子“暴打”柠檬缓解工作压力
在福建泉州的一家饮品店内,发生了一幕令人意想不到的解压场景:一名女子在面对店内人手不足、工作压力骤增的困境时,选择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来释放内心的压力——暴打柠檬。据这位女子自述,因同事中暑请假,店内繁重的工作全部压在了她一人肩上,而她意外发现,通过暴打柠檬这一行为,竟能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畅快与释放感,仿佛压力也随之被击碎。
这一幕被网友捕捉并分享后,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共鸣,不少网友表示,看着女子用力击打柠檬的画面,竟意外地感到了一种解压的快感,仿佛自己也跟着释放了一部分压力。
事实上,面对生活中的小情绪和大压力,人们有着多种多样的应对方式。除了像这位女子一样,通过某种形式的“暴力”行为来直接宣泄外,还有许多更为温和而有效的方法值得尝试。比如,通过写日记来记录下自己的心情与感受,让思绪在笔尖流淌中得到整理;或是利用录音功能,将自己的烦恼与不满倾诉出来,仿佛与一位无形的朋友对话,从而减轻心理负担。
此外,专家还建议,动起来的方式同样能有效缓解压力。无论是慢跑在清晨的阳光下,让汗水带走疲惫;还是在舞池中尽情摇摆,让身体随着音乐释放;亦或是选择拳击、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方式,都能让人在运动中忘却烦恼,重拾活力。
而近年来兴起的解压玩具,也成为了不少人缓解压力的新宠。那些设计得既有趣又略带“挑衅”意味的玩具,如看似欠揍的人脸玩具,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安全无害的发泄出口。当压力山大、情绪不佳时,只需轻轻一捏,那些负面情绪似乎也随之消散于无形之中。
综上所述,无论是暴打柠檬这样的即兴之举,还是通过日记、录音、运动或解压玩具等更为系统的方法,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让压力得以释放,让生活更加轻松愉悦。
来源:站长之家
声明:天气网尊重版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山东泗水县辅警胡某为醉驾者徐某替换血样,致其血样酒精含量检测小于10mg/100ml,胡某因徇私枉法罪被判10个月,徐某因危险驾驶罪等被判拘役2个月15天。
据报道,娃哈哈董事长宗馥莉在香港遭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三名同父异母弟妹起诉,三人主张作为宗庆后子女,应享有18亿美元信托的平等继承权或受益权,娃哈哈称此为家族事务,与公司运营无关。
7 月 14 日清晨,台湾高雄小港区三元能源公司起火,冒出大量浓烟。高雄消防部门出动 46 辆救援车、91 人救援,启用机器人灌救,12 名员工、3 名消防员受伤送医,火灾未影响邻近的小港机场航班,起火原因等待查。
湖南一女子强搂亲吻 1 岁多男童,男童当晚高烧,后确诊水痘。男童妈妈称涉事女子孩子刚患过水痘,向其索要道歉无果,报警后问题仍未解决。
宁夏同心县一女子冷某因长期遭丈夫屈某家暴,投毒至其补药中致其轻微伤,法院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判其 3 年 6 个月,法官提醒家暴受害者应依法维权。
河南 48 岁务工者刘诗利,务工之余常去书店读书,摘录笔记助工效提升,还帮工友解决难题。他在《人民日报》发文谈读书感悟,称想读总能抽出时间,引发关注。
重庆栖霞路融创金贸时代广场,每月有群体带数十瓶矿泉水泼洒广场,持续1 - 2小时且念念有词,此行为已数年,影响商户经营,社区确认情况并表示将处理。
河南济源消防员牛一栋在参加成人高等教育考试途中,遇车辆起火,借水箱来回折返 20 多次与众人将火扑灭,虽错过考试,但他称火情紧急,考试有下一次。
湖南 “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 二审于 7 月 11 日开庭。被告人周某人因与室友积怨投毒致张某某死亡,一审被判死刑后上诉,其利用专业知识作案,社会影响恶劣。
张家界司机肖波(退役军人)在高速上突发脑干出血,昏迷前完成制动,救 11 名韩国游客等 13 人。经 3 天抢救无效离世,韩国游客赠锦旗致谢,其事迹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