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网讯,今日(7月3日)06时,中央气象台再次发布大雾黄色预警,提醒相关区域及行业做好应对准备。根据最新气象预测,7月3日白天至夜间,黄海北部和中部海域、成山头附近海域将被浓雾笼罩,能见度不足1公里,这一气象状况将给海上航运及相关作业带来较大挑战。
在大雾天气下,被预警的海域仿佛被一层厚厚的轻纱遮蔽,视线严重受阻。对于航行在黄海北部和中部海域、成山头附近海域的船舶而言,低能见度使得船员难以清晰观察周围环境和其他船只的动向。在这样的条件下,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船舶碰撞事故,威胁到船员生命安全和船只财产安全;同时,大雾还会干扰船舶的导航设备信号,增加航行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原本清晰的航道在大雾中变得模糊难辨,船舶一旦偏离航线,可能会陷入浅滩、礁石等危险区域。
面对大雾天气带来的诸多风险,中央气象台同步发布了详细的防御指南,为各相关领域提供应对指引。在陆地交通方面,虽然此次预警主要针对海域,但大雾天气可能导致沿海地区及周边陆地能见度降低。驾驶人员务必严格控制车速,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避免因视线不佳、制动距离延长等因素引发追尾、剐蹭等交通事故;在通过桥梁、隧道等特殊路段时,更要提高警惕,谨慎驾驶。
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交通枢纽,也需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交通安全。
1.机场方面,需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协作,实时关注大雾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航班起降计划,通过广播、电子显示屏等渠道向旅客发布航班动态信息,做好旅客的安抚和改签工作;
2.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要加大巡逻力度,在重点路段设置警示标志,必要时采取临时封闭措施,防止因能见度低引发多车连环相撞等恶性事故;
3.轮渡码头则要严格把控船舶开航条件,密切关注海面能见度变化,在大雾影响严重时,果断延迟或取消航班,同时做好旅客的疏导和解释工作。
4.对于航行、作业的船舶来说,加强瞭望是应对大雾天气的关键。船员需增加瞭望频次,利用望远镜等设备仔细观察周围情况;严格控制航速,避免因速度过快而无法及时应对突发状况;与其他船舶保持安全的航行距离,防止因判断失误导致碰撞;同时,谨慎驾驶,充分利用雷达、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等设备,掌握周围船舶的位置和动态,确保航行安全。
大雾天气不仅是对交通出行的考验,更是对各部门应急能力与协同配合的检验。希望相关单位与个人能够将防御指南落到实处,织密安全防护网。后续气象部门也将持续监测,及时发布最新信息,守护群众平安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