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网讯,五月中旬的天气舞台正上演着“水火两重天”的戏码。今明两天,我国中东部地区迎来新一轮降水过程,而北方多地则在短暂阴雨后重启高温模式,南北天气差异显著,公众需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做好防范。
南方:暴雨连环局,次生灾害风险高
随着暖湿气流与冷空气交汇,南方地区再度陷入多雨模式。今明两天,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南、华南西部等地成为降雨主战场,中到大雨覆盖范围广泛,局地暴雨如注。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西藏东南部、湖南中部、贵州东南部、广西北部等地将遭遇暴雨袭击,部分地区还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本轮降雨具有“叠加效应”。前期西南地区已出现持续降雨,土壤含水量饱和,未来三天贵州、广西、湖南等地需警惕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气象专家提醒,公众应避免进入山区、河谷等高风险区域,雨天出行需注意道路积水与能见度下降带来的安全隐患。
北方:雷雨穿插高温,昼夜温差拉大
与南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方地区在短暂阴雨后将迎来高温“反扑”。今明两天,华北北部、东北地区有小到中雨或雷阵雨,局地大雨,雷雨时可能伴随短时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但雨水对气温的压制仅是“昙花一现”,从14日开始,北方大部晴热天气回归,华北、黄淮等地将陷入高温“炙烤”。
本周高温范围将进一步扩大,16日至17日为高温核心时段。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将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局地气温可达37℃以上,部分地区甚至可能接近或突破40℃。值得注意的是,北方多地昼夜温差将超过15℃,局地可达20℃以上。以太原为例,13日昼夜温差接近25℃,公众需根据气温变化及时调整着装,谨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