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雨雪天气中,驾驶出行的安全问题常常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而且对于许多司机而言,雨雪天气不仅给行车带来了挑战,更是对驾驶技术和心理素质的考验,那么如何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安全驾驶,避免事故的发生,成为每个驾驶者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就去看看雨雪天气开车出行安全和雨雪天气行车速度要求吧!
雨雪天气开车出行安全
雨雪天气
1、缓刹车
当发现和前车的距离在缩短,不管什么原因马上收油减速,并将脚放在刹车踏板上准备刹车,不要一下踩死,如果感觉车轮抱死,立即松开刹车踏板再踩,力度依旧是逐渐增加。
2、慢行车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速要慢,冰雪路面车轮容易打滑,行车危险性增大,为了确保安全,行驶中车速要平稳,避免猛加速或猛刹车,需要加速或减速时,油门要缓缓踏下或松开,以防驱动轮因突然加速或减速而打滑。
3、慢起步
起步时若发生轮胎已经冻在地面上,先用十字镐(或硬的棍子)挖开轮胎周围的冰雪和泥土,然后再发动汽车。
4、拉车距
有科学家指出,冰雪地面阻力很小,只有干燥沥青路面的四分之一,所以行车间距要比干燥沥青路面增大4-5倍,跟车距离太近,很难再短距离内刹住车,容易造成追尾事故。
5、慢转弯
转弯前一定要提前减档降速,缓慢通过,车速降下来以后,要采取转大弯走缓弯的方法,千万不要急转方向,更不要在转弯过程中制动或挂空挡,转弯时要特别注意避开弯道内的积雪和冰块。
6、少超车
尽量避免在冰雪路上超车,一是因为冰雪路上不宜加速,二是清扫路面积雪时往往把积雪堆在路边,路面变得更窄。
7、停好车
要尽量选择在没有冰雪的空地上停车,若必须在冰雪路面停车,尽量选择朝阳、避风的地方,千万不要紧靠建筑物、电线杆或者其他车辆,这样才不会因为侧滑而发生碰撞。
雨雪天气
雨雪天气行车速度要求
能见度低于200米时:最高速度为60公里/小时,并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
能见度低于100米时:最高速度为40公里/小时,并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
能见度低于50米时:最高速度为20公里/小时,并尽快从最近的出口离开高速公路。
冰雪路面:最高速度不得超过30公里/小时,并与前车保持干燥路面条件下车距的2-3倍。
雨雪天气一般情况:能见度低于200米时,车速应低于60公里/小时;能见度低于100米时,车速应低于40公里/小时;能见度低于50米时,车速应低于20公里/小时。
雨雪天气行车时的其他安全措施
控制车速:低速行驶,最高车速不要超过规定限制。
保持安全距离:在雨雪天气中,与前车的距离应是干燥路面条件下车距的2-3倍。
正确使用灯光: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提高可见度。
避免猛打方向:在转弯时缓慢转动方向盘,避免车轮抱死导致转向失灵。
平稳制动:制动时应早一些轻踩,避免车轮抱死。
合理起步和停车:在冰雪路面起步时,控制在小油门,缓慢抬离合器。停车时提前减速、轻点刹车。
去除挡风玻璃和后视镜的水雾:使用雨刷和空调除雾,保持视野清晰。
避免跟大货车:在大雨或雪天行车时,避免跟在大货车后面,以防被溅起的水花遮挡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