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网讯,每年春节前晚为除夕,但一般人们习惯称之为年三十,因为其时间一般是在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所以就有了“年三十”的叫法。不过,从最新日历来看,2022除夕不是年三十了,而是腊月二十九!那么,你知道2022除夕为什么不是年三十吗?一起来了解。
2022除夕不是年三十
2022除夕不是年三十
冬至来临,春节也就不远了。不少市民发现,2022年的大年三十居然消失了!为什么呢?
天文专家介绍,这主要与“朔望月”有关,月亮圆缺变化一周称为一个朔望月,一个周期平均为29.5天。恰逢2022年腊月是小月,便没有了年三十,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不过,专家也表示,除夕指的是岁末的最后一天晚上,只要正月初一还在,前一晚都是除夕。
朔望月是什么意思?
朔望月,又称“太阴月”。月球绕地球公转相对于太阳的平均周期。为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以从朔到下一次朔或从望到下一次望的时间间隔为长度,平均为29.53059天。我国的先民们把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称为一个“朔望月”,把完全见不到月亮的 一天称“朔日”,定为阴历的每月初一;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望日”,为阴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
因为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所以当月球离地球较远时,运行速度较慢,离得近时速度较快。月球的运动忽快忽慢造成了日月运行重合的时间会不固定,两个朔之间的周期就不能完全确定,而是时长时短。
一个朔望月最长约为二十九天十九小时,最短约为二十九天六小时,平均为29.5306 天。为了方便,农历有大月小月之分,其中大月被定为30天,小月为29天。因此,如果农腊 月恰逢是29天的小月,那么就没有腊月三十,如果恰逢30天的大月,腊月三十就不会缺席。
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的变化呢?
月亮
大家知道,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把照射在它上面的太阳光的一部分反射出来,这样,对于地球上的观测者来说,随着太阳、月亮、地球相对位置的变化,在不同日期里月亮呈现出不同的形状,这就是月相的周期变化。进一步说,虽然月亮被太阳照射时,总有半个球面是亮的,但由于月亮在不停地绕地球公转,时时改变着自己的位置,所以它正对着地球的半个球面与被太阳照亮的半个球面有时完全重合,有时完全不重合,有时小部分重合,大部分不重合;有时大部分重合,小部分不重合。这样月亮就表现出了阴晴圆缺的变化。
当月亮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它的黑暗半球对着我们,我们根本无法看到月亮,这就是“朔”,朔在天文上是指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同的时刻。逢朔日,月亮和太阳几乎同时从东方升起,即使地球把太阳光反射到月亮,然后再由月亮反射回来的那部分光,也完全淹没在强烈的太阳光辉中。
而当地球处于月亮与太阳之间时,虽然三个星球也是几乎处于一条线上,但这时,月亮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朝向地球,柔和的月光整夜洒在大地上,这就是满月,也就是“望”。这时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差180度。
月亮
因为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相对于日地距离来说太短了,在天球上,月亮东移的速度比太阳大很多,每天月亮由西往东前进13度多点,而太阳却只前进1度。 因此,朔之后,月亮很快地跑到了太阳的东边,一两天后,太阳一落下去,西边的天空就可见到一弯新月,两个尖角指向西方。此后,月亮升起的时间越来越迟,月亮也逐渐丰满起来。约在朔后七天,月亮的黄经刚好超过太阳90度,我们看到的月亮是圆弧朝西的半圆,这就是上弦月。以后月亮继续向东,更加丰满,升起的也更迟了,直到望。从朔到望,月亮与太阳的角度越来越大。
过了望后,月亮逐渐向太阳移近,月面逐渐消瘦下去。 当月亮黄经超过太阳黄经270度时,它又变成了半圆形,但圆弧朝东,这就是下弦月。这时候,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月亮正高悬在正南的天空上,这是我们能看到东方升起的太阳和渐渐淡去的月亮。下弦以后,月亮要到后半夜才从东方出来,它的半个圆面逐渐消蚀下去,变成狭窄的镰刀形,尖角向西。从望到朔,月亮与太阳的角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