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网提供全国国内城市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预报,国际城市天气预报以及历史天气预报查询
当前位置:天气+ > 天气新闻 > 正文

小暑和大暑是什么意思 小暑和大暑哪个更热

2019-07-05  来源:天气网  【字体:  

  导语:在古籍中,小暑节气和大暑节气是放在一起解释的,因为在同一个月份,而且只有一字之差,含义都也没有太大区别,只是炎热程度不同罢了。那么,小暑和大暑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有大小暑之分?小暑和大暑哪个更热?一起来了解。

  小暑和大暑是什么意思 小暑和大暑哪个更热

小暑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叫小暑节气。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位于黄经120°。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喝羊肉汤等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小暑和大暑分别意味着炎热天气的开始与高峰,即大暑更热。

  小暑气候特征: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大暑气候特征: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俗称的“三大火炉”也最旺。在我国华南以北的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如苏、浙、赣等一带处于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而在我国的华南西部地区虽然高温出现也最频繁,但雨水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

  大暑热的原因

大暑

  大暑期间是一年中中伏期间,即最热阶段。中伏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也叫二伏。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段时间。“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

  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多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

  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并不出现在夏至,而是出现在夏至以后的“三伏”。

  每年入伏的时间并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尽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比较麻烦。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从初伏到中伏的时间为10天,末伏也是 10天;中伏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因为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

  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就出现了有些年份整个伏天30天,有些年份40 天的情况。

      想了解更多三伏天的消息,请点击》》》2019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想了解更多小暑节气内容,请点击进入》》》》》》小暑节气专题 

  小暑节气相关推荐:

      描写小暑的祝福语 2019小暑祝福语一句话优美精选

      关于小暑节气的诗词 诗经中描写小暑的诗句

      小暑大暑处暑是什么意思 小暑大暑处暑的区别是什么

      小暑大暑立秋处暑是什么意思 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各代表什么

      小暑大暑是什么时间 2019小暑和大暑是几月几日

热门资讯

热点推荐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