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网提供全国国内城市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预报,国际城市天气预报以及历史天气预报查询
当前位置:天气+ > 天气新闻 > 正文

清明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清明扫完墓你还可以做这些事

2019-03-25  来源:天气网  【字体:  

  导语:清明节有哪些传统风俗呢?众所周知,清明节的一大习俗是扫墓,几乎全国各地在清明这天都会做这么一件事,以至于很多人认为清明节除了扫墓就没有别的了。其实,清明扫完墓你还可以做这些事!一起来看看你做过几样吧。

  清明节有哪些传统风俗:踏青

清明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清明节为什么踏青?

  中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

  “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时节,春暖花开,春和景明,正是人们出户郊游“胜日寻芳”的好时节,所以国人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不过,这一习俗的形成最初却不是因清明节,而是与早于清明的上巳节有关。

  所谓上巳,原指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旧时风俗因此日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xì)。另据《宋书·礼志》:“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不以巳也。”可知,曹魏以后,上巳节固定为每年的三月三日。

  上巳日,古人多到水边春游祭祀,除灾求福,主要是祈求人类的繁衍。这天,已经憋闷了整整一冬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集体在水边举行仪式,祭祀主管婚姻和生育的神灵。所以,这个时候也是那些多情男女相会求偶的“春宵一刻”。此外,两个氏族之间也往往借上巳节日在野外相聚,搞些对歌、跳舞的活动,沟通彼此的感情。后来,上巳节演变成郊外踏青游春,水边宴饮赏春的节日。

  由于上巳距寒食、清明皆较近,上巳郊外踏青的习俗便延续到清明节后。你想,谁不喜欢醉身于自然去漫赏无边的春色呢?所以,清明踏青寻春便成为历代文人下笔的题材。

  清明节有哪些传统风俗:植树

清明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据说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关于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种传说。第一种传说,据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第二种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第三种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

  清明节为什么植树?

  清明节植树发起者是汉高祖刘邦。

  相传,刘邦作了皇帝之后,某年的清明节前夕,他回乡祭祖。一行人来到他老家沛县郊外的一片乱坟岗里。由于战乱,这里茅草丛生、野狐出没。加之,长年无人上坟添土,坟头不显,墓碑断裂,已无法辨认祖先的坟墓。刘邦立即命令文臣在黄帛之上书写了一份祭祖文,刘邦手持祭文,心中默默祷告苍天:“上苍有眼,祭文飘落之处即为祖先安寝之所。”遂将黄帛抛向天空,黄帛在空中飘荡了一会后,落在不远处的一座坟头上。随从立即上前寻找,发现了一块已经破碎的墓碑,上面果然刻有刘邦祖先的名讳。刘邦大喜,立即命人修坟立碑,并在旁边亲手栽植几棵松柏作为标志。

  皇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朝中大臣纷纷效仿,每逢清明节,都要回乡祭祖、植树栽花。后来此习俗流传到民间,人们便将清明祭祖与植树结合在一起,使之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民俗。

  清明节有哪些传统风俗:荡秋千

清明荡秋千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之一。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清明节为什么要荡秋千?

  古时候,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才逐渐发展为用两根绳子加上踏板的秋千。《荆楚岁时记》记载,每年的春天,人们把长绳拴于高大的树叉上,女子穿着五彩缤纷的艳丽服装坐在上面,前后摆动,在空中起飞荡漾。唐宋时,荡秋千被称为“半仙之戏”,深受广大妇女的喜爱,清明荡秋千极为盛行。

  随着时间的发展,到宋、明直至清朝,清明荡秋千已十分盛行。

  山东胶东一带除了有与其他地区相同的普通式秋千外,还有另外两种。一种是“旋转式秋千”:先在地上栽一木桩,桩上放一转盘,绕转盘系麻绳四对,搁置木板,戏者坐于木板上,用脚蹬地产生动力使之旋转起来,停飞自动。另外一种是“纺车式秋千”:此种秋千因形似纺车而得名。秋千两人戏荡,两端各坐一人,旁边有人助动,旋转如风车一般。

  清明节有哪些传统风俗:插柳

清明插柳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

  清明节为什么插柳?

  唐代,清明踏青与插柳的民俗十分盛行。所谓插柳,原指人们身上插戴柳枝的一种行为。但在田野踏青和坟茔祭祖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随手将柳枝往坟头或地上一插,柳便成活了,无意中起到了植树的作用。据说插柳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神农氏。柳条有强大的生命力,入土就活,年年插柳,处处成荫,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样清明插柳的习俗就慢慢形成了。

  唐诗人宋之问在《途中寒食》一诗中说“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韩翃也有《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些诗都记述了唐朝清明插柳的习俗。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是一位亲自种树、并对种树很有经验的官吏。被贬柳州刺史时,他十分重视柳州城区的植树造林,亲自参加植树活动。曾作过《种柳戏题》一诗:“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而在《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中,柳宗元对种树的描述更加具体。韩愈在《柳州罗池庙碑》中,也记载了柳宗元注重修整市容、种植树木花草的事迹。

想了解更多清明节知识,请关注》》》清明节专题

  清明节相关:

2019清明节小诗歌精选 适合清明节朗诵的诗歌推荐

2019清明节简单好看手抄报图片大全 2019清明节景色手抄报图片大全

清明节为什么踏青 清明节踏青的起源由来

2019清明节手抄报的花边及模板 清明节手抄报边框花纹设计图

热门资讯

热点推荐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