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网提供全国国内城市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预报,国际城市天气预报以及历史天气预报查询
当前位置:天气+ > 天气新闻 > 正文

为什么要春捂秋冻 春捂怎么捂

2018-03-21  来源:天气网  【字体:  

导语:为什么要春捂秋冻?现在正是暖春来临之际,那么,春捂怎么捂才好呢?“春捂秋冻”大家多少应该听说过,尤其是家中的老人,每当初春到来,就会让我们多捂几天,秋凉到来,并没有急着催我们穿衣服。这是因为他们知道“春捂秋冻”这个道理,这样做可以让你们会更加的健康。

为什么要春捂秋冻 春捂怎么捂

为什么要春捂秋冻

春捂秋冻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用现代观点来分析,这条谚语也是有理由的。

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受春夏秋冬循环变化的影响,体内形成了一种生理性散热和保暖功能。冬天,为抵御寒冷,人的表皮汗腺和毛孔都呈现出闭锁状态。东去春来,毛孔逐渐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皮肤开始活跃了,汗毛孔闭锁程度相应降低。因而春风较大的时候,尽管不是很冷,却能长驱直入肌体内部,使人有“春寒冻人透心凉”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人就可能感冒或并发其它疾病。再加上春天的天气不稳定,过早地脱掉棉衣或穿得太少,也很容易着凉感冒。

秋天的降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们逐渐添加衣着,以适应外界环境。过早地穿上棉衣,不经适度的寒冷刺激,对健康也是不利的。

当然“春捂”和“秋冻”都要因人、因时而宜,而且要适度,不能蛮干。

春捂怎么捂

春捂秋冻

时间:

一般情况下,立春后最短也要捂10~·15天。这是因为虽然立春代表春天的来临,但冬季的低温并不会立刻回升,需要至少10~15天的过渡时间。在这期间,气温变化较大,如果过早脱掉棉衣,头部、下肢、手部、咽喉等都很容易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因为不适应而受寒,从而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捂的事项:

首先看温度。通常来说,15摄氏度是一个临界值。低于这个气温时,最好继续“忍受” 一下厚重衣物带来的不便;而当超过这个温度时,则可以考虑脱点衣服了。

其次凭感觉。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耐受冷热的程度也不同。如果“捂”着时不觉得咽喉燥热,身体冒汗,即便气温稍高于15摄氏度也不必急的脱衣;如果感觉“捂”了身体会出汗,就不妨早点换装,否则,“捂”出了汗,万一再被冷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

最后,还要注意昼夜温差。这也是判断捂不捂的标准之一。早春时节,应该多多关注天气预报,提前一两天了解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这能在很大程度上使身体免受冷空气突至的刺激,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当天气预报预告昼夜温差超过7~10摄氏度时,就该小心防寒了

捂的部位:

1、手腕

手腕处有心经的原穴一神门穴,而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能够强化脏腑的功能。大家都知道心主管全身的血脉,通过输送气血来温暖全身,所以春捂的第一个关键部位就是神门穴。

神门穴位置:在腕横纹上,手指一侧腕下方肌腱的内侧。

2、腰眼

人体阳气的根在肾,而腰为肾之府,肾阳虚时常出现腰酸软、怕冷、尿频或容易困倦疲乏。用热水袋热敷或艾灸腰眼处的肾俞穴,可以起到温暖肾阳的作用

肾俞穴位置:取穴时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肾俞穴位于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3、肚脐

中医称肚脐为神厥穴,温暖这个学位可以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可以经常在肚脐热敷。

另外,还可在中脘学(位于肚脐上4寸)和胸骨下剑突连线的中心处热敷,有助于胃肠保暖。

4、小腿

有些人在天气寒冷时容易出现偏头痛或小腹痛,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等,中医认为这种表现属于阳虚,这时重点保护好小腿外侧,可以多热敷足临泣穴和阳辅穴。

足临泣穴位置:第四脚趾和小脚趾之间缝的终点,取穴方法是将手指从第四脚趾和小脚趾之间的缝向脚背方向推,推到有骨头的边缘时就是足临泣穴。

阳辅穴位置:在小腿的外侧,脚外踝关节上方四寸的位置。

相关推荐:

热门资讯

热点推荐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