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网提供全国国内城市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预报,国际城市天气预报以及历史天气预报查询
当前位置:天气+ > 天气新闻 > 正文

最新数据显示:宇宙最早期恒星形成时间比预期的更晚

2016-09-08  来源:天气网  【字体:  

导语:恒星是由非固态、液态、气态的第四态等离子体组成的天体,我们都知道在宇宙中存在众多的恒星,而不同类型的恒星其起源与演化都是不同的。近日,据最新数据显示:宇宙最早期恒星形成时间比预期的更晚。科学家表示,该研究使得我们对宇宙原子再电离过程有了新的认识。

欧洲航天局普朗克卫星最新观测显示,宇宙最早期恒星形成时间比预期的更晚。

目前,欧洲航天局普朗克卫星最新数据显示,宇宙中最早期恒星形成时间比之前预期的更晚。最新分析显示,这些最早期恒星是宇宙中原子再电离形成的唯一来源,在宇宙形成7亿年时,原子再电离过程已进行一半。现今大量恒星和星系存在于宇宙,很难想像这与138亿年前的宇宙形成之初的具体差别,当时的早期宇宙是炽热密集的原始汤,是由微粒、电子、质子、中微子和光子构成。

这样的宇宙密集环境颇似一个“不透明”浓雾,光微粒不会遥远穿越,与电子发生碰撞。伴随着宇宙膨胀,宇宙变得更冷和更稀薄,大约38万年之后最终变成“透明状态”。那时粒子碰撞变得非常零星分散,光子自由穿梭于宇宙之中。

目前,普朗克卫星观测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下的“化石光线”,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出现于电子和质子结合形成氢原子的过程中,这是宇宙历史上首次物质处于电中性状态。之后数亿年时间,原子能够结合在一起,最终出现宇宙首批形成的恒星。

来自普朗克卫星高频仪(HFI)的分析数据,显示再电离原子过程开始得较晚,比之前预测数据更晚。普朗克卫星高频仪的高灵敏度测量表明,原子再电离是非常快的过程,在宇宙形成7亿年时原子再电离过程已进行一半。

据悉,这项最新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揭晓宇宙历史、成分和几何结构。

相关链接

热门资讯

热点推荐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