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网提供全国国内城市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预报,国际城市天气预报以及历史天气预报查询
当前位置:天气+ > 天气新闻 > 正文

专家称未来50年云南将有可能出现沙漠化

2013-03-26  来源:天气网  【字体:  

云南曲靖潇湘水库2010年12月18日

云南曲靖潇湘水库2013年3月2日

从3月1日起,昆明市开始限量用水,云南今年的干旱又成定局。专家警告说,如果云南干旱得不到彻底解决,未来50年云南将有可能出现沙漠化现象

春城昆明竟要限量供水

根据气象部门统计,2012年10月1日至2013年2月17日,云南省平均降水量为79.4毫米,较常年同期减少53.4%;降水日数仅有19.3 天,较常年同期减少12.2天,均少于1961年以来同期次降雨,仅多于曾发生百年一遇特大干旱的2009年-2010年同期。云南自2009年以来连续四年干旱已成定局。

昆明通用水务自来水有限公司正式发布公告:由于昆明市连续4年持续严重干旱,昆明市将从3月1日起至今年汛期城市各水源水库库容有效增加期间,在全市实施“减量保时段”供水措施,即除每天16时至20时的4小时外,昆明通用水务将对全市进行减压和减量供水。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长助理、研究员郑晓云表示:“如果云南干旱得不到彻底解决,未来50年云南将有可能出现沙漠化现象。”

“七彩云南”最近几年接连干旱,还可能出现沙漠化现象,原因何在呢?

云南超过全国平均4倍的水资源到哪去了?

从表面看,云南是一个水资源大省,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大小湖泊40多个,著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红河、珠江等六大水系全部流经云南,人均水量6994立方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4倍。

然而,云南水资源丰厚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上,由于云南地貌和地形的特殊性,大量流过云南的地表水难于被利用。

从地理构成看,云南是一个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4%,坝子(河谷、盆地)仅占6%的省份,地势垂直,落差大,海拔最高点和最低点相差6600多米,山高坡陡,峡谷很深,雨水顺着地势快速向处于峡谷底部江河汇集,江水奔腾而过,人们要利用起来比较困难。若要把这些处于低海拔的河水输送到高海拔的山区和半山区,难度很大。水流量极大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等都是这种状况。

还有一点,云南水资源分布极不平均。云南6%的河谷和盆地集中了1/3人口和1/3耕地,但水资源量只占全省的5%,对于居住在这些地区的人们来说,水资源极缺乏。

此外,云南地貌的特点也决定了地表蓄水较难。云南全省面积为39.4万平方公里,但岩溶面积就达到11万平方公里,接近全省面积的1/3。这些喀斯特地貌以及峡谷陡坡状的地方,山坡上没有水,水在山沟里,如果出现旱情,取水不易。

即便有降雨,岩溶地区的雨水大部分或全部渗透至地下,难于为人所用,也影响了对植被的涵养作用。

冷暖气流为何总难以在云南交汇

降雨的形成需要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湿气流交汇。云南处在青藏高原东南侧,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属于低纬度高原,又临近我国南海和孟加拉湾,由于全球气候以及本身地理的原因,这几年来,冷空气下不来,暖湿气流又上不去,两者不能在云南有效相遇,降水自然难于形成。专家分析说,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也就是南方的暖湿气流无法登陆云南。

2010年以来,研究人员发现,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在台湾岛至中南半岛(又称中印半岛)之间,形成了一条长3000多公里、宽度跨越4个纬度的巨型高压坝,这个高压坝像一堵墙,横在广西南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暖湿水气西进。所以,即使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也无法碰到暖湿气流,造成云南、广西、贵州地区近年雨量下降,尤以云南为甚。

二是云南高原容易形成“焚风效应”。所谓“焚风效应”,是指比较潮湿的空气在迎风山坡上升,到山顶后本已变得比较干燥,随后又沿着背风坡下沉,致使温度不断升高,空气变得更加干燥和炎热,难以形成有效降雨。云南省内几条大致为南北走向的大山脉,令云南大面积地区出现“焚风效应”。

三是近几年来自青藏高原的冷高压气流过于强大,强力向下向东延伸,使孟加拉湾暖湿气流被压制。

全球气候变暖与云南干旱的关系

云南气候分干季和雨季,干季在每年11月-4月,雨季在每年5月-10月,干季的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0%-15%,雨季占全年的80%以上。

以往,云南在干季(主要是秋末至夏初)都会持续干旱,但进入雨季后干旱就会得到缓解。最近几年,不论是干季还是雨季,降雨都比以往少。

来看看云南最近三年1月份的降雨情况, 2011年1月份降雨为32毫米,2012年1月份为21毫米,2013年1月份仅为7毫米。截至2013年2月底,云南全省有7个县(市)一直没有降水。今年的旱情仅次于2009年-2010年的“百年大旱”。

最近几年的雨季,降雨量同样大大少于往年。2012年雨季结束的时间,竟比常年提前1个月。雨季降雨的减少,使干季的干旱难以缓解,库塘蓄水得不到有效补充,干旱累计增长,导致整年干旱严重。

此外,全球气候变暖又是云南干旱的一个触发因素。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云南地区平均气温总体显变暖趋势, 到90年代后期,气温上升明显,尤其是2001年-2006年,云南地区气温增幅达到0.64℃,升幅大于全球及北半球的平均值。

研究人员对1961年-1976年全球偏冷时段及1987年-2006年全球偏暖时段云南平均年降水量及四季降水量的分析显示,偏冷期的云南年降水量明显比偏暖期多。那么,为何气温变暖使得云南的降雨减少,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

单一品种的森林不利于水土保持

森林不仅能保水固水,而且能促进降雨。

从历史数据可以看出,云南的森林长期显下降趋势。宋代以前滇西北森林覆盖率为70%,滇南为90%。清代中期云南森林覆盖率仍然有70%左右。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则锐减至24%。

不过,云南的植树造林在本世纪有了长足发展。据官方公布的森林覆盖率数字显示,2011年为52.93%,虽然和2011年谷歌地图显示的不到30%的森林覆盖率有出入,但不管怎么说,云南的森林在本世纪以后开始恢复是不争的事实,但为何随着的恢复旱灾却连年不断呢?

2000年以来,西双版纳州新造橡胶林达300万亩,橡胶林面积从1988年的116万亩增加到615万亩。在与缅甸、老挝接壤的澜沧江沿岸,中国一侧的原始森林几乎消失殆尽,不管条件优劣都种上了橡胶树或其他一些经济林木。单一橡胶树尽管增加了森林面积,却不利于水土保持。

在占据中国橡胶种植半壁江山的西双版纳,许多村寨已出现河水断流、井水干涸现象。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研究人员研究西双版纳径流发现,即使在降雨量非常低的年份,热带雨林中尚有明显持续的地表径流,而橡胶林中却频繁出现断流现象。研究人员认为,单一林木种植,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病虫害加剧、森林火灾增多等一系列问题。

此外,速生桉树的大规模种植,也令人担忧。某集团公司于2002年9月进入云南,规划引种约3000万亩以桉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建设云南有史以来最大的林产业工程——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这也被视为与云南的干旱相关。研究人员总结速生桉有几大缺点:

其一,速生桉是“抽水机”,对土壤的水分需求极大,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涵养水土能力差、土地易板结和出现沙化现象。其二,速生桉是“抽肥机”,对土壤的肥料和养分需求极大,凡种植了速生桉的地方,土地肥力下降乃至枯竭,原始植被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肥料和养分而受到严重破坏。其三,速生桉是 “霸王树”,对当地原生物种具有极大的抑制性。

但是,云南省林业厅等部门称,云南省桉树面积仅占全省人工森林面积的5%,面积只有354万亩,所谓云南桉树面积已超过3000万亩严重失实。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认为,桉树不是“抽水机”,因为每合成1000克生物量(干重),松树需要消耗1000升水,相思、黄檀、香蕉、咖啡需要800升以上,而桉树只需要510升。可见,桉树的水分利用效率很高。

如此种种说法,谁是谁非,还需要深入研究来证实。不过,对于有效保持水土来说,复合林的种植要大大优于单一林种的种植,却是共识。

水利失修加剧了用水困难

对于云南的干旱,有人认为过多修建水坝和水利失修是其中的人为因素。

早在2010年云南发生特大旱情之时,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出现严重旱情。湄公河(我国境内为澜沧江)遭遇半个世纪来最严重的水位下降,泰国、老挝、越南和柬埔寨等国的一些地方农业、渔业和饮用水供应受到影响。这些国家认为,中国在湄公河上游修建水坝导致其旱情加重。国内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这也是导致云南等西南地区旱情加重的原因之一。

但是,2010年3月26日,湄公河委员会总裁赫雷米·伯德称:根据目前的水量纪录,没有证据表明上游的这些水坝工程导致了河流水量减少。

当然,在河流上游修建水坝是否导致该河流域地区的干旱或生态问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更长的时间来证明。

此外,水利失修也是造成云南用水困难的原因之一。

云南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既让整个云南省的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5%,每年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1/10),又使当地修建水库防旱变得困难。

一直以来,专家和水利部门认为,解决云南农村用水困境的最好办法是大兴五小水利设施,就是小坝塘、小水窖、水沟、水池等。

在上个世纪50年代,云南就兴起了兴修五小水利的高潮,但是,经历几十年,云南的水利设施是在吃老本,小水库几乎没有进行过修缮,配套不齐,管理不善,年久失修的困局令干旱来袭时,五小水利比小水库干得更快,发挥不到应有的作用。

五小水利失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小水利承包到户,有的农民就利用小坝塘养鱼,为了个体利益,无论是下游用水,还是防汛排空坝塘,承包者都不愿意,坝塘只能维持一定的养鱼水分,起不到灌溉防洪作用。

水污染使旱灾雪上加霜

云南境内有九大高原湖泊,分别为滇池、洱海、抚仙湖、程海、泸沽湖、杞麓湖、异龙湖、星云湖、阳宗海,分布在滇中、滇南、滇西和滇西北。但是,从上世纪 80年代以来,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加速,九个高原湖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沿湖地区,守着一大池湖水却不能喝,使旱灾雪上加霜。

历史上,昆明人一直饮用滇池水,到了2007年,滇池草海和外海水质由Ⅴ类水下降为劣Ⅴ类水,属重度污染,昆明人不得不告别饮用滇池水的历史。从民谣对滇池水质变化的描述,可以看出昆明缺水的人为因素: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摸虾做菜,70年代游泳痛快,80年代水质变坏,90年代风光不再。(关注2013干旱,就请关注天气网干旱专题 http://www.tianqi.com/zhuanti/ganhan/)

热门资讯

热点推荐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