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网提供全国国内城市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预报,国际城市天气预报以及历史天气预报查询
当前位置 : 天气网 > 美食 > 正文

大同羊杂割

推荐理由:

论起吃羊肉的习惯,有些地方的人只吃羊肉,把羊下水全扔了,而大同人吃完羊肉后,会把羊头、羊蹄、羊心、羊肝、羊肺、羊肠以及羊血等洗净,煮熟、切碎,配以葱、辣椒、盐等调料熬制成汤,故称羊杂割。

简介

论起吃羊肉的习惯,有些地方的人只吃羊肉,把羊下水全扔了,而大同人吃完羊肉后,会把羊头、羊蹄、羊心、羊肝、羊肺、羊肠以及羊血等洗净,煮熟、切碎,配以葱、辣椒、盐等调料熬制成汤,故称羊杂割。大同的羊杂汤里通常会掺些山药粉条,有荤有素,油而不腻,质醇味美,具有驱寒、暖胃、舒身等功能,是一味较好的食疗保健食品。但凡是外地人来到大同都会品尝一碗又辣又香的羊杂粉汤,才觉不虚此行。

历史文化

羊杂割起源于大同。据说大同人吃羊杂始于元朝,“杂割”一词还是忽必烈之母所赐。元世祖忽必烈由晋地入中原,路经曲沃县时,其母庄圣太后染疾,曲沃名医许国桢为其诊治痊愈,成为忽必烈之母的宠信御医。

许母韩氏善主厨,随其子侍奉庄圣太后。韩氏见蒙古人吃羊肉弃下水甚感可惜,即将羊下水拾回洗净,煮熟,配以大葱、辣椒吃,发现其味甚美。遂敬献太后品尝。太后吃罢,浑身大汗淋漓,顿觉神清气爽,就此病愈,当即赐名“羊杂割”。

从此代代相传,羊杂割成为民间风味小吃,并逐渐流传到晋南、陕西、河北、山东,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羊杂割汤。李季的长诗《王贵与李香香》里边有一句:“大米干饭羊腥汤,主意打在你身上!”这羊腥汤自然就是羊杂割汤了,腥是香的意思。信天游《两家情愿没人管》里唱道:“荞麦圪坨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将和好的荞麦面捏成拇指大小的圪坨,煮熟了捞在碗里用羊杂割浇汤,实在是太好吃了,吃了就再也丢不开。

做法:

将新鲜的羊煮熟,将其汤,头,腿,内脏(心,肝,脾,羊肚,肠)留下,将羊头和羊腿上的肉撕下来,越碎越好,羊杂部分切成西丝,将这些放一块,加羊汤,再加盐,葱花,香菜,辣椒面(不能太细,越辣越够味),香菜,老陈醋。

先把羊肉开水里煮一下,去掉血水,然后换水,放葱姜蒜料酒把羊肉煮熟.羊汤留着备用羊肉切片。吃多少就用羊汤对水煮开。放泡好的粉条,粉条熟了就放羊肉片。然后出锅,放调料,盐,鸡精,醋,辣椒。香菜最不要放, 会盖住羊肉的香味,放葱花就可以了。就像玫瑰羞说的,放陈醋最好了。羊汤不放醋就没有那个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