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网提全国国内城市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预报,国际城市天气预报以及历史天气预报查询
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百科 > 气象百科
天气网气象百科

亚洲高压

亚洲高压又叫“蒙古高压”或“西伯利亚高压”。出现在蒙古—西伯利亚的半永久性冷高压。是极地高压带的一部分,在海陆热力差异作用下形成。

亚洲高压 - 名词解释

又叫“蒙古高压”或“西伯利亚高压”。出现在蒙古—西伯利亚的半永久性冷高压。是极地高压带的一部分,在海陆热力差异作用下形成。蒙古—西伯利亚是北半球冬季最寒冷的地方,大气冷缩下沉,形成北半球最强覆盖面最广的高压。是亚洲季风环流的组成部分,冬季亚洲大陆大气活动中心。高压中心位置在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压一带,春季东移,盛夏时消失。受高压控制区天气晴朗,严寒。其高压脊经常伸向我国北方,强冷的西北气流南下时常形成寒潮天气。

亚洲高压


亚洲高压 - 相关名词

天气与天气过程

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段内由各种气象要素综合体现的大气状态,大气中发生的阴、晴、风、雨、雷、电、雾、霜、雪等等都是天气现象,它们的产生都与天气系统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而天气与人类的生活、社会、经济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天气过程则指天气随时间的演变过程。

天气系统

一个地方的天气变化,是由于其中一个个移动的大大小小的系统(高压、低压等)引起的,这些系统称为天气系统。气象卫星观测资料表明,大大小小的天气系统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着、在大气运动过程中演变着。最大的天气系统范围可达2,000公里以上,最小的还不到1公里。尺度越大的系统,生命史越长;尺度越小的系统,生命史越短,较小系统往往是在较大尺度系统的孕育下形成、发展起来的,而较小系统的发展、壮大以后,又给较大系统以反作用,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错综复杂。

各类天气系统,都是在一定地理环境中形成、发展和演变着,都具有一定地理环境的特性。比如极地和高纬地区,终年严寒、干燥。这一环境特性成为极地和高纬地区的高空极涡、低槽和低空冷高压系统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赤道和低纬地区,终年高温、潮湿,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是对流天气系统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中纬度处于冷暖气流交汇地带,不仅冷、暖气团频繁交替,而且锋面、气旋系统得以形成、发展。天气系统的形成、活动,反过来又会给地理环境以影响。因而,认识和掌握天气系统的结构、组成、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同地理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了解气候的形成、变化和预测地理环境的演变都是十分重要的。

常见的天气系统见下表。

表 常见的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

水平尺度(km2*103 2*102 2

尺度定义

大 尺 度

中间(天气)尺度

中 尺 度

小 尺 度




温 带

超长波、长波

气旋、锋

背风波

雷 暴

副热带

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低压、切变线

飑线、暴雨

龙卷风

热 带

热带辐合带、季风

台风、云团

热带风暴、对流群

对流单体

天气图


地面天气图

天气图是指填有各地同一时间气象要素的特制地图。在天气图底图上,填有各城市、测站的位置以及主要的河流、湖泊、山脉等地理标志。气象科技人员根据天气分析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主要的天气系统,天气现象的分布特征和相互的关系。天气图是目前气象部门分析和预报天气的一种重要工具。

天气图分地面天气图及高空天气图,主要层次如850百帕、700百帕、500百帕、300百帕、200百帕等天气图,同一时刻上、下层次配合,可了解天气系统的三度空间结构,根据需要可选用不同范围的 天气图,在我国通常用欧亚范围的天气图,有时也用北半球范围,或低纬度(30°N ─30°S)图或某一省、地区范围的小图作辅助分析用。



850毫巴高空图

欧亚天气图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是根据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对某一地区未来的天气作出分析和预测,这是大气科学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的重要手段,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对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趋利避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有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天气预报的时限分:12天为短期天气预报,315天为中期天气预报,月、季为 长期天气预报,16小时之内则为短临预报(临近预报)。

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目前有天气学方法-以天气图为主,配合气象卫星云图、雷达等资料;数值天气预报-以计算机为工具,通过解流体力学,热力学,动力气象学组成的预报方程,来制作天气预报;统计预报-以概率论数理统计为手段作天气预报。以上各种方法有时互相配合、综合应用,并广泛采用计算机作为工具。

什么是气团


从地表广大区域来看,存在着水平方向上物理性质(温度、湿度、稳定度等)比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它的水平范围常可达几百到几千公里,垂直范围可达几公里到十几公里,水平温度差异小,一千公里范围内的温度差异小于1015,这种性质比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叫做气团。

气团形成的条件

气团形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要有大范围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面,如辽阔的海洋、无垠的大沙漠、冰雪复盖的大陆和极区等等都可成为气团形成的源地。下垫面向空气提供相同的热量和水汽,使其物理性质较均匀,因而下垫面的性质决定着气团属性。在冰雪覆盖的地区往往形成冷而干的气团;在水汽充沛的热带海洋上常常形成暖而湿的气团。

二是还必须有使大范围空气能较长时间停留在均匀的下垫面上的环流条件,以使空气能有充分时间和下垫面交换热量和水汽,取得和下垫面相近的物理特性。例如,亚洲北部西伯利亚和蒙古等地区,冬季经常为移动缓慢的高压所盘据,那里的空气从高压中心向四周流散,使空气性质渐趋一致,形成干、冷的气团,成为我国冷空气的源地;又如我国东南部的广大海洋上,比较稳定的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形成暖湿热带海洋气团的源地;较长时间静稳无风的地区,如赤道无风带或热低压区域,风力微弱,大块空气也能长期停留,形成高温高湿的赤道气团。

在上述条件下,通过一系列的物理过程(主要有辐射、乱流和对流、蒸发和凝结,以及大范围的垂直运动等),才能将下垫面的热量和水分输送给空气,使空气获得与下垫面性质相适应的比较均匀的物理性质,形成气团。这些过程有的是发生于大气与下垫面之间的,有的是发生于大气内部。

气团的变性

气团在源地形成后,要离开它的源地移到新的地区,随着下垫面性质以及大范围空气的垂直运动等情况的改变,它的性质也将发生相应的改变。例如,气团向南移动到较暖的地区时,会逐渐变暖;而向北移动到较冷的地区时,会逐渐变冷。气团在移动过程中性质的变化,称为气团的变性。


不同气团,其变性的快慢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气团,其变性的快慢还和它所经下垫面性质与气团性质差异的大小有关。一般说来,冷气团移到暖的地区变性较快,在这种情况下,冷气团低层变暖,趋于不稳定,乱流对流容易发展,能很快地将低层的热量传到上层;相反,暖气团移到冷的地区则变冷较慢,因为低层变冷趋于稳定,乱流和对流不易发展,其冷却过程主要靠辐射作用进行。从大陆移入海洋的气团容易取得蒸发的水汽而变湿,而从海洋移到大陆的气团,则要通过凝结及降水过程才能变干,所以气团的变干过程比较缓慢。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都已不是原来的西伯利亚大陆气团,而是变性了的大陆气团。

气团在下垫面性质比较均匀的地区形成,又因离开源地而变性。气团总是在或快或慢地运动着,它的性质也总是在或多或少地变化着,气团的变性是绝对的,而气团的形成只是在一定条件下获得了相对稳定的性质而已。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中纬度,冷暖空气交绥频繁,缺少气团形成的环流条件,同时地表性质复杂,很少有大范围均匀的下垫面作为气团的源地,因而活动在我国境内的气团,严格说来都是从其它地区移来的变性气团。

气团的分类和特性


为了分析气团的特征、分布移动规律,常常对地球上的气团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大多采用地理分类法和热力分类法两种。

(1)热力分类法:气团按其热力特性可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两大类。凡是气团温度低于流经地区下垫面温度的,叫冷气团;相反,凡是气团温度高于流经地区下垫面温度的,叫暖气团。这里所谓冷、暖均是比较而言,至于温度低到多少度才是冷气团,温度高到多少度才是暖气团,则没有绝对的数量界限。一般形成在冷源地的气团是冷气团,形成在暖源地的气团是暖气团。两气团相遇,温度低的是冷气团,温度高的是暖气团。


(2)地理分类法:根据气团形成源地的地理位置,对气团进行分类,称为气团的地理分类。按这种分类法气团分成北极气团、温带气团、热带气团、赤道气团四大类。由于源地地表性质不同,又将每种气团(赤道气团除外)分为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这样,总共分为七种气团。


冬季北半球气团

北极(冰洋)大陆气团(Ac):源地在北极附近的冰雪表面上,特点是温度低、气压高、湿度小、气层稳定。当它侵入一个地区时,就形成寒潮。我国境内看不到它的活动。

北极(冰洋)海洋气团(Am):源地也在北极地区,是北冰洋未封冻时所形成的,它的特点是比前者温度稍高,湿度较大,多在高纬度地区活动。

温带(极地)大陆气团(Pc):源地在西伯利亚和蒙古。冬季,这种气团形成于强烈冷却的、积雪复盖的大陆表面上。低层温度很低,有强烈逆温现象,空气层稳定;夏季,受大陆热力状况的影响,空气层不稳定。冬季出现在我国东北地区北部、新疆北部和内蒙地区。影响我国的多是变性温带大陆气团,势力强,维持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是我国冷空气活动的主要来源。


南半球气团

温带(极地)海洋气团(Pm):源于温带洋面,冬夏情况有显著不同。冬季低层接触洋面,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常不稳定,易形成对流云,有时产生降水;夏季与温带大陆气团性质差不多,对我国影响不大。

热带海洋气团(Tm):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区域和大西洋亚速尔高压区域是它的主要源地。特征是温度高,湿度大,在海上因空气下沉,天气晴朗,影响我国的是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夏季,它是控制我国天气的主要气团之一,在它控制下,可以出现干旱、晴热的天气,当它的北缘与变性温带气团相遇时,可出现降水天气。

热带大陆气团(Tc):主要源于副热带沙漠地区。如中亚、西南亚、北非撤哈拉沙漠等地。特征是炎热、干燥。夏季常影响我国西北地区,为最干热的气团。

赤道气团(E):形成于赤道附近的洋面,具有高温高湿的特征。盛夏时,它影响我国华南一带,天气湿热,常有雷雨产生。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