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外文明

地外文明指宇宙中除地球以外的其它天体上可能存在的高级理智生物的文明。有人猜测地外文明可能比地球上的文明发达。

生命是美妙的,正是生命的繁衍才使地球上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生命不是神造的,生命是天体演化的必然结果。生命存在的条件又是非常苛刻的,所在的天体要有坚硬的外壳,要有适宜的大气和适合的温度,要有一定数量的水。同时,行星围绕的天体必须是一颗稳定的恒星。就太阳系来说,符合上述条件的只有金星、地球和火星。其中地球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处于生命繁衍的最有利的空间。现在还没有发现金星和火星上有生命。太阳系中其它行星上就更不适合生命存在了。
寻找太阳系以外的行星系,这是探索地外文明的又一个方向。科学家们早已开始了潜心的观测和研究。到目前还没有发现一个被确认的行星系。如果真的发现一个行星系,那里也不一定就有生命。如果真的发现一个有比较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系。
地外文明是指地球以外的其它天体上可能存在的高级理智生物的文明。探索地外文明首先要根据地球上生命存在的状况,弄清生命存在的条件和环境。
生命是美妙的,正是生命的繁衍才使地球上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生命不是神造的,生命是天体演化的必然结果。生命存在的条件又是非常苛刻的,所在的天体要有坚硬的外壳,要有适宜的大气和适合的温度,要有一定数量的水。同时,行星围绕的天体必须是一颗稳定的恒星。就太阳系来说,符合上述条件的只有金星、地球和火星。其中地球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处于生命繁衍的最有利的空间。现在还没有发现金星和火星上有生命。太阳系中其它行星上就更不适合生命存在了。
寻找太阳系以外的行星系,这是探索地外文明的又一个方向。科学家们早已开始了潜心的观测和研究。到目前还没有发现一个被确认的行星系。如果真的发现一个行星系,那里也不一定就有生命。如果真的发现一个有比较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系。

接收并分析来自太空的各种可能的电波。这方面的工作从1960年就开始了。
人类主动向外层空间发出表明人类在太阳系内存在的信号。1974年11月16日,美国利用设在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305米直径的射电望远镜,发出人类第一组信号,对准武仙座球状星团,发射3分钟。
发射探测器去登门拜访外星人。美国发射的“先驱者”10号和11号,“旅行者”1号和2号,都在完成对太阳系内的探测任务后,带着许多人类的信息,作为人类使者,漫游在恒星际空间。如果巧遇人类的知音,他们将从探测器中了解人类的活动,确定进一步交往的可能。由此可见,探索地外文明是一项综合性的科学使命,过于乐观是不现实的,过于悲观也是没有根据的。

然而,这一切都不可信。当我们向这些现象寻求非同寻常的证据时,发现大多数现象可以归结于人类的飞行器、气球、自然现象、目击者的幻觉以及彻头彻尾的骗局。而剩下的案例也不能提出强有力的证据证明那就是外星人的飞船。而把不明飞行物当作外星人的飞碟也是不合适的。你看到的任何“不明”物体都可以被称作不明飞行物,例如你的邻居在21楼扔下的一个垃圾桶盖子(有趣的是,某些“飞碟”照片正是用类似的物体伪造拍摄的)。

这一结论或许让人非常失望,那些原本让人激动地飞碟和外星人全都变成的泡影。或许你要指责我打碎了一些人的梦想,然而,世界上还有更令人激动地、严肃的科学研究:科学家虽然不屑于飞碟和外星人的传奇,却一直致力于科学的搜寻地外生命的迹象。

事实上,早在1960年,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就领导开展了这样的一个计划。称之为“奥兹玛”计划(projectozma。这个名字来源于鲍姆的童话《绿野仙踪》 )。这个计划使用一架26米的射电望远镜进行了几个月的观测,结果一无所获。然而,科学家认为使用无线电追踪地外文明的踪迹是可行的。经过计算,把一个英文单词用波长三厘米的微波发射到1000光年外的地方,并且用地球现有的技术把它接收到,只需花费不到一美元。这与前面提到的向银河系发射宇宙飞船的花费形成了鲜明对比。

人类第一次有意识的向宇宙表明自己的电报。这个电报以二进制方式发送。普通人大概只能看出双螺旋、人类外形和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形状。然而科学家相信地外文明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
那么,应该在什么频率上追踪地外文明的“漂流瓶”呢
科学家主要把目光放在了1.42ghz、1.667ghz、22ghz附近的微波波段上。第一个频率是氢原子发出的无线电波的频率、第二个是羟基(-oh)的频率、第三个则是水分子的。这些频率被形象地称为宇宙“水坑”(waterhole)——不是非洲大草原上动物们喝水的地方,而是被认为最有可能进行星际通讯的波段。选择这些波段的理由是,氢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羟基和水在生命活动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当然,科学家也不紧紧盯着“水坑”,他们同样也监视某些红外线、紫外线甚至可见光波段。光学波段的seti是最近才兴起的,追踪目标是地外文明发出的激光脉冲。
像我们这样的有机体,不能忍受高温。所以,我们只能生活在条件适宜的行星上。如果地外文明也是有机体,那么他们也要有一个适宜的行星。我们的银河系有1000亿颗恒星,没有理由认为适合生命产生的行星只有我们地球一个。

“开普勒”空间望远镜是以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命名的。
幸运的是,科学家还拥有别的观测手段。nasa进行的一项被称为“类地行星搜寻”(tpf)计划就是其中之一。tpf利用所谓的“干涉测量法”,让科学家能够“看到”数十光年之内的行星。另外一项计划是所谓的“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开普勒”是一个1米直径的望远镜,计划于2006年发射升空。当行星从恒星表面掠过的时候,对于观察者,恒星的亮度会稍微降低。“开普勒”的工作就是辨别出这样的亮度降低现象,尤其是类似地球这样的行星造成的亮度降低。
氧气也能成为寻找地外生命迹象的标志。氧气的性质比较活泼,很快就和别的物质结合。正是因为光合作用才导致地球大气中较高的氧气浓度,而在10亿年前,它的浓度还不到现在的一半。天文学家可以借助光谱分析测量出行星大气层的氧气含量。如果某颗行星的氧气含量异乎寻常的高,那么那里就可能存在着生命。同样,二氧化碳和水也在被关注之列。
搜寻地外文明是一项严肃的科学研究,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得到答案?或许是明天,或许是1万年。既然地球上的生命能够从无生命的物质中产生出来,那么在宇宙中的其它地方也有可能发生类似的故事。德雷克提出过一个计算银河系中文明数量的著名公式,即德雷克公式。这个公式中包含一个重要的因子,即一个文明能够维持的时间。作为一个物种,能不能安全的度过掌握危险技术的最初阶段(例如,人类能否不被自身创造出来的核武器毁灭?),而变得理性,这至关重要。不同的人对于文明延续的时间有不同的看法,乐观的人得出的结论是银河系中有1000万个文明,而悲观者的数字是不超过1个。

信息包含了我们估计任何可能存在的地外文明会对我们人类所感兴趣的所有要素,包括:我们的位置(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我们人类的样子,传播信号的天文望远镜的简单素描图,以及我们的生态结构的一些片断。
在汉普郡发现的麦田里的怪圈在形状上很像1974年所传送的那幅。但是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在汉普郡发现的图案中没有传播信号的天文望远镜的简单素描图,取而代之的是一幅看起来像太阳能的人造太空卫星;另外,描绘我们太阳系的图表虽然还有原来的八个行星,但是行星3至5有所偏离,而最后一颗变大了一些。麦田里的怪圈是外星人留下的几率几乎为零,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这全部是人为的。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还有待考证。
seti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越来越乐观地相信他们能够找到宇宙来的信号以证明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人类并不孤独。新近一些进展越来越使他们坚信自己的观点。乐观地看,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找到证据来证明在宇宙中我们并不孤独。
http://jsxzjh.bokee.com/4135771.html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7-10/15/content_68840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