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汇
丁一汇,出生于上海,中国工程院院士,参与和主持编写IPCC第一、二、三、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是国际上气候变化研究领域中有影响、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世界气象组织东亚季风研究委员会主席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
1938年10月16日生于上海,中国共产党党员。1957~1963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学习;1963~1967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67~1982年,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室副主任,参加印度洋国际季风试验,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和夏威夷大学访问学者和研究顾问;1982~1986年,先后任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兼国家海洋预报总台台长,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访问学者;1986~1994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等高校兼职教授。世界气象组织东亚季风研究委员会主席,东京大学客座教授;1994~2000年,国家气候中心主任。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联合科学委员会执行理事。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国际气候杂志编委。中国气象学会与中国海洋学会常务理事。2001年至今,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
多次参与和主持国家和部门级重大攻关和研究项目,为推动我国的气象业务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在气候变化、亚洲季风以及中国的灾害性天气方面做出许多重要研究成果。在许多国际活动与组织中做出重要贡献,参与和主持编写IPCC第一、二、三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
在国内外正式刊物共发表论文286 篇,专著15本,SCI 28篇,ISTP6篇,EI12篇。作为主要人员共获奖16次。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获何梁何利科学进步奖。2005年获世界气象组织杰出工作成就奖。培养了博士生22名和硕士生27名。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丁一汇长期从事季风动力学、灾害性天气以及候变化研究工作。多次参与和主持国家和部门级重大攻关和研究项目,为推动中国的气象业务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在气候变化、亚洲季风以及中国的灾害性天气气候方面做出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研究成果。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中国科技部攀登项目“南海季风试验研究”(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研究”(项目专家领导小组副组长和课题负责人)。国家科技部“973”项目,“中国主要旱涝事件的研究”(专题负责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近百年气候变化与模式预测”(课题负责人)。
“中国卫星气象学研究”,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排名第五);
“东亚季风研究”,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中国暴雨的研究”,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西太平洋台风形成和结构问题的研究”,1997年获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暴雨科学、业务试验和天气动力学研究”,1997年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北京地区短时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系统”1998年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西太平洋台风概论”,1980年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高等天气学 丁一汇 编著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1
天气动力学中的诊断分析方法 丁一汇 编著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9.4
环境和气候变化对中国的挑战 丁一汇 主编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3.12
1991年江淮流域持续性特大暴雨研究 丁一汇 主编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3.8
亚洲季风 丁一汇 主编 北京 : 气象 1994
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 丁一汇 主编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7
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 Onset and evolu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ocean 丁一汇 主编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9
气候系统的演变及其预测 丁一汇 编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2003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 气象与可持续发展卷 丁一汇 主编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2004, 2005重印)
高等天气学 Advanced synoptic Meteorology 丁一汇 编著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2005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多尺度的和多层次的,既包括正面影响,同时也包括负面效应。但目前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因为不利影响可能会危及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会给人类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适应气候变化会花费不小的代价。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并将继续产生明显影响
自然生态系统按其生长环境可分成陆生与水生两大类生态系统。前者又可按其植被类型分成森林、草原、荒漠等生态系统,也可按地形划分高山、盆地、海岸带等生态系统。后者可分成海洋和淡水两类生态系统,其中淡水又分静水(湖泊、池塘、水库、湿地与河口湾)生态系统与流水(江、河、溪流)生态系统。下面选取冰川、湖泊、江河、海岸带、植被(森林、草原)和农业等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的生态系统为例,介绍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的观测事实和未来可能的演变趋势。
自然植被的地理分布与物种组成可能发生明显变化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全球生物群落的分布型与全球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自然植被分布的变化最能体现气候变化的影响。距今6000年前左右的全新世大暖期的鼎盛阶段,中国植被带明显偏北。现今西北地区的草原与荒漠区,在全新世曾是广阔的温带森林和森林草原,各种草原动物也非常丰富。但随着全球气温的波动式下降,同时受第四纪冰期气候波动和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地隆升的影响,中国自然环境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差异,生物多样性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取决于气候变化后物种相互作用的变化,以及物种迁移后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平衡。在移动过程中,生态系统并不是作为一个一个单元整体迁移的,它将产生一个新的生态结构系统,生物物种构成及其优势物种都将会变化。这种变化的结果可能会滞后于气候变化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植被模拟研究显示,气候变化时,某些物种由于不能适应新环境而面临灭绝的危险,也可能出现新的物种体系。
全球变暖将对中国植被的水平及垂直分布、面积、结构及生产力等产生很大影响。气候变化将改变植被的组成、结构及生物量,使森林分布格局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
冰川、冻土和积雪可能减少
中国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自小冰期后期以来,一直处于后退状态。1962~1980年,冰川退缩了80m;1980~1992年,冰川又退缩了60m。据1959年开始观测以来所积累的资料,该冰川的物质平衡亏损20世纪60年代平均为-53mm/年,20世纪80年代增到-346mm/年,1990~1991年间更增至-706mm/年。1959~1986年累积负平衡达6130000m?,相当于冰川减薄3.25m。在乌鲁木齐河流域,1964年航测地形图上共量算到的冰川面积为48.2k㎡,1992年再次航测冰川面积已减至40.9k㎡,减少15.1%。
据资料推算,中国西北各山系冰川面积自“小冰期”以来减少了24.7%,达7000k㎡左右。
随着全球进一步增暖,山地冰川将继续后退萎缩。根据小冰期以来冰川退缩的规律和未来夏季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预测,估计到2050年中国西部冰川面积将减少27.2%,折合冰量约16184km?。其中,海洋性冰川减少最显著,为52.5%,6925km?;亚极地型冰川次之,为24.4%,6631km?;极地型冰川最少,为13.8%,2629 km?。三类冰川的冰川物质平衡每年亏损值分别高达-1318mm、-900mm和-623mm,冰川平衡线高度将分别上升238m、168m和138m。未来50年西部地区冰川融水总量将处于增加状态,天山北麓与 河西走廊最大融水径流预计出现在21世纪初期,其年增长量为几百万到千万m?不等;柴达木及青藏高原的内陆河流域冰川融水高峰预计出现在2030~2050年,年增长约20%~30%;塔里木盆地周围高山冰川2050年前径流增加量可达25%左右。
随着全球进一步增暖,冻土面积继续缩小。未来50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空间分布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80%~90%的岛状冻土发生退化,季节融化深度增加,形成融化夹层和深埋藏冻土;表层冻土面积减少10%~15%,冻土下界抬升150~250m,亚稳定及稳定冻土温度将升高0.5~0.7℃。
随着全球进一步增暖,高山季节性积雪持续时间将缩短,春季大范围积雪提前消失,积雪量将较大幅度减少,积雪年际变率显著增大。到2050年,冬季气温将升高1~2℃随着降雪量缓慢增加,青藏高原和新疆、内蒙古稳定积雪区积雪深度将分别以2.3%和0.2%的速度缓慢增加。同时,雪深年振幅将显著增大,大雪年和枯雪年的出现更为频繁。到2100年大范围积雪将可能于3月份提前消失,春旱加剧,融雪对河川径流的调节作用将大大减小。
气候变化可能是导致湖泊水位下降和面积萎缩的主要因素之一
湖泊作为降水和有效降水的历史和现代记录,更能反映气候变化的空间变化和区域特征。以中国青海湖为例,气候变化可能是导致其水位下降和湖面萎缩的因素之一。青海湖水位在15~19世纪的近500年间尽管存在较大的升降波动,但出现明显的直线式下降趋势却是在近百年,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仅在1908~1986年间就下降了约11m,湖面缩小了676k㎡。有实测记录以来,1957~1986年间下降了2~3m,湖面缩小了264k㎡。
有关研究表明,在未来气候增暖而河川径流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平原湖泊由于水体蒸发加剧,入湖河流的来水量不可能增长,将会加快萎缩、含盐量增长,并逐渐转化为盐湖,对湖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利;高山、高原湖泊中,少数依赖冰川融水补给的小湖(如帕米尔高原上的一些湖泊),可能先因冰川融水增加而扩大,后因冰川缩小后融水减少而缩小;地处山间盆地以降水、河川径流或降水与冰川融水混合补给的大湖,其变化趋势引人注目,如青海湖长期处于较大的负平衡状况,湖水位呈下降趋势。如未来温度继续升高,湖区水面蒸发和陆面蒸散均会有所增加,若多年平均降水量仅增加10%,仍不足以抑制湖面的继续萎缩,仅趋势减缓,如降水增加20%或更多,湖泊来水量会增加,湖泊会扩大,水面上升,湖水淡化,有利于湖泊渔业和湖周地区生态与环境的改善。这样的机遇有可能在下世纪某个时间出现。
1. http://www.zgqxb.com.cn/xqx/zt/renwjl/5321.shtml
2. http://www.cma-lpinfo.gov.cn:81/servlet/Page?Node=7336
3.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JHJ200802035.htm
4. http://www.tushucheng.com/author/4gqb563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