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网提供全国国内城市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预报,国际城市天气预报以及历史天气预报查询
当前位置:天气+ > 天气新闻 > 正文

科学的认识地震灾害

2012-09-10  来源:天气网  【字体:  

地球平均每年发生的地震多达500万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为18至19次,而8级以上地震平均为每年1至2次。500万次地震中,其中99%的地震是仪器可以监测到,但对人类毫无影响的。可以说,在我们两个人交谈的时候,可能我们脚下就发生了地震,但它不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破坏。”
“人们感觉近期地震多发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近期地震发生次数确实比较多;另一个原因是现在媒体传播方式越来越发达,人们得到消息的渠道多源化,因此更多的地震消息被公众所知;最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吃饱穿暖之余,更加关心自身安全、公众安全和国家安全,因此对地震消息比较敏感。” “至于近期地球是不是进入地震多发期,这个很难下结论。因为何为地震频发期,即多长时间内发生多少次地震就定义为地震频发期,现在科学界还没有定论。”

地震与自然界异常现象无因果关系
而地震发生之前的出现的异常现象是否能预示地震,这个也很难一概而论。比如在某些大地震发生之前,自然界的确出现过异常现象。比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之前,天气异常炎热;而在1975年2月辽宁海城大地震之前,正在冬眠的蛇突然开始活动。但张晓南表示:“这些事例并不能说明自然界出现异常现象就一定会出现地震,这两者并没有因果关系;另外,甄别判断哪些异常现象预示着地震,这也是目前科学界的难题”。
“针对地震预报,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两种观点,一是地震可以预报;另一种则是地震不可预报,目前这种观点较为主流。这两种说法都有失偏颇,前者不够全面,后者过于绝对。在我国,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报的,但预报难度很大。根据历次发生的地震总结规律性的东西,预报以后的地震,被称为经验预报;另一种则是前兆性预报,即观察地震前的异常现象,包括天气、水文以及动物表现等,另外还有用仪器监测的地震微观前兆,如地层地理结构的变化、地质形状变化、温度变化等。与天气预报不同,目前气象工作者可利用卫星、气球等仪器来观测云层的变化,但以目前人类的技术水平,还不能深入地壳了解、观测地球内部运动的机理,因此地震预报较难。另外,本身大地震就是一种小概率事件,对于从事地震预报的科学家来说,其经历一次大地震的概率微乎其微,因此,他本身的一些经验经历也不能很好的运用于地震预报。
科学认识地震 有效防震避震
“地震预测难度高,工程抗震很重要,应急准备不可少,学习知识有实效。”张晓南用以上4句话总结了如何认识地震、防震避灾。
“地震发生最主要的破坏就是建筑物的倒塌等造成的人员伤亡。如果建筑物更牢固,一旦地震发生,就会减轻灾害程度。例如,从2009年开始,我国就开展了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其目标就是在全国中小学校开展抗震加固、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建设,使学校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另外,一些基础设施如核电站、水厂、大坝在选址论证时,就要考虑其是否处于地震频发带。”
而掌握一定地震知识等也对防灾减灾必不可少。在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发生之前,一名年仅10岁的英姑小姑娘蒂莉正与家人一起享在沙滩上度假。突然,她发觉海水出现了异常现象--冒着气泡,潮水突然退下去了,而这正好和地理老师曾经讲过的关于地震及地震如何引发海啸的知识符合。后来,蒂莉和母亲将这一消息告诉海滩管理员。最后,这片海滩上的人们在海啸到来之前全部安全撤离。
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前,从北京开往大连的129次直达快车的司机张耀武和刘振邦在即将到达唐山前发现了地光,他们判断这可能是地震前兆,紧急剎车,将车停在古冶站附近。列车因此没有脱轨,挽救了车上1400多人的性命。
而对老百姓来说,对地震也不必过分恐慌,“了解地震常识、关注应对方法,掌握避震要诀,学会救助本领。”作为民众个体,了解基本的地震常识,掌握地震来临时的一些防范措施和自救互助知识就足矣。
最后,张晓南以下面的话语结束了本次采访,也通过本网呼吁广大老百姓科学认识地震灾害、掌握相关知识,有效防震避震。“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经常发生的,但是破坏性地震发生仍然是小概率事件,尤其是对任一个体来讲,因此树立安全意识是必要的,但不应过分恐慌,也不要听信和传播地震谣言。反之,盲目乐观的态度也是不客观的。”
“虽然地震的发生不可避免,而且按照人类现有的能力准确预测地震还很困难,但是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和必要准备,地震灾害是可能减少甚至避免的。”

热门资讯

热点推荐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