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网提供全国国内城市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预报,国际城市天气预报以及历史天气预报查询

当前位置:天气网  12月06日 历史上发生的事件

12月06日 历史上发生的事件

全部展开 
  •   1816年,维尔纳·冯·西门子出生于德国城市汉诺威附近的奥伯古特。因为战争,当时的汉诺威处于英国的控制之下,他的父亲向往自由之乡,就在一位侯爵的领地租了门岑多夫,西门子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时光。他的外祖父去世后,外祖母也来与他们同住,负责教授孩子们读书写字,还教他们背诵许多诗歌来增强他们的记忆力。后来,父亲又亲自教他们世界史纲和民俗学纲要,他授课的内容丰富、新奇而又独特,为西门子后来的世界观奠定了基础。

      西门子11岁时进入了门岑多夫附近一座小城的市立中学。父亲为他聘请的一位家庭教师使他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发生了决定性的转折,这就是神学院的大学生施蓬霍贝。他唤醒了西门子对有益工作不倦的快乐感和进取心。

      后来,西门子又进入吕贝克文科中学学习,到7年级时他不再学习希腊文,而是请人教授数学和大地测量,为以后进入柏林建筑学院作准备。后来,他听说学费昂贵,教他大地测量的老师就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劝他进入普鲁士部队,在那里可以学到建筑学院中同样的科目。于是,18岁的西门子告别文科中学,只身去柏林从军。

      当时,炮兵工程学院已经有很多候补士兵在等待应召,于是他几经周折,先参加了炮兵部队。经过6个月的训练,他晋升为上等兵。1835年秋天,西门子终于如愿以偿,到柏林联合炮兵学院学习。在学院度过的3年可以说是西门子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他顺利地通过了候补军官、军官和炮兵军官3次考试,担任了军官。同时,他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科学研究。

      1840年,西门子的研究工作被打断,因为他在马格德堡的要塞被拘禁。好在监牢里的生活不那么刻板,他竟得以在牢房里布置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室,把所有时间都用来进行研究。就在这里,幸运之神降临了。他在电解试验中获得了惊人的成功,在一把茶匙上面镀了一层金。他感到巨大的快乐,甚至忘记了自己身陷囹圄。在禁闭期间,他改进了镀金的方法,并起草了一份专利申请书,获得了为期5年的普鲁士专利。后来,国王签署了他的赦免令,他重获自由。

      不久,他被派往柏林,在炮兵工厂服务。在那里,西门子和一个锌白钢厂签订了合同,该厂用他的专利技术建立了一个镀金镀银部,这是德国第一家这样的制造部门。

      西门子的弟弟威廉从学校毕业后也加入了他刚刚起步的事业。威廉成功地把镀金镀银的英国专利卖了出去,为了开拓事业又移居美国。

      1844年,西门子有幸参观了在巴黎举办的第一届法国工业博览会,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回柏林后,他认真回顾了自己的研究生涯,决定放弃以前的发明,从事严谨的学术工作。

      1845年,西门子发表了几篇重要的科学论文;次年,他的兴趣转向电报事业——就是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使他名垂青史。1847年,为了找到一种充分耐久的绝缘材料,西门子把铜线用热的树胶包裹起来,制成了绝缘电线。同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条较长的地下电报线,就是用这种电线铺设的。

      这次的成功更坚定了西门子献身于电报事业的决心。1847年,西门子和他人合伙建立了电报设备制造厂,工厂发展迅速,很快就在欧洲许多国家的首都设立了分号。

      1848年欧洲革命期间,西门子参加了一些政治军事活动,但那并非他的兴趣所在。一恢复和平,他就返回柏林重新开始了研究工作。

      从此,西门子以更多的精力从事研究,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德国“电子电气之父”。1852年10月1日,36岁的西门子同玛蒂尔德·德鲁曼结婚。次年,长子阿诺尔德出生。1855年,次子威廉出世。马蒂尔德为西门子生下两个孩子以后因病去世。1869年,西门子与安托妮小姐举行了婚礼。  1870年他们的儿子赫塔出世。1872年,西门子的幼子来到人间。儿子们长大以后,结婚生子,儿孙满堂的西门子在晚年尽享天伦之乐。

      1890年,西门子将公司的领导权移交给弟弟卡尔以及儿子阿诺尔德和威廉,完成了公司的权力过渡。1892年12月6日,西门子在夏洛滕堡去世,终年76岁。

      今天的西门子公司在西门子后辈的妥善管理与经营下,仍然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司之一。
  •     科举是一种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发明。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直接催生了不论门第、以考试产生的“士大夫”阶层。邻近中国的亚洲国家如越南、日本和朝鲜也曾引入了这种制度来选拔人才。科举始于605年时的隋朝,发展并成熟于唐朝,在中国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才在1905年被废除,而在越南更迟至阮朝末年的1919年才废除,持续了1300多年。现代社会选拔公务员的制度亦是从科举制间接演变而来。

        秦朝以前,中国社会采用分封制,选士也依靠世袭制度。西周时,天子以及诸侯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按伦常,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的国君服务。

        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材。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为了改革九品中正制,隋文帝于开皇七年(587年)命各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隋炀帝在大业元年(605年)设进士科取士,成为以后的科举。在整个隋朝的三十八年内,总共举行了四至五次科考,总共取秀才、进士十二人。

        唐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唐朝的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生徒是在国子监(国子学、弘文馆、崇文馆)、各地学馆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乡贡则是通过府试、州试的人,又称举人;考头名的称解元。通过朝庭尚书省的省试者称为进士及第,考头名的称状元,其余分甲第和乙第。

        宋代改良科举制度,其中重要原因是皇帝欲加强对取士过程的控制,减少考官及士子联党结派的可能。自宋太祖开宝六年起,取录的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后一关殿试,名次也由皇帝亲定。自此以后,进士都是“天子门生”,而不再是考官的门生。为了保证考试公平及公正,宋朝对考试的规则进一步完善,以免考生或考官作弊。另一方面,宋代取士的数量大增,每科进士通常达数百人,并且放宽了应考条件,不论财富、声望、年龄皆可应考,对偏远地方的考生更给予路费。自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起,定期开考,三年一科,之后为明、清二朝所沿袭,至科举被废为止。

        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发生在京考会试的举人集体请愿的公车上书事件。康有为、梁启超等举人们的建议之一,便是改革科举,兴办新学。百日维新时,科举一度被废,但在戊戌政变后再次被恢复。1901年,清政府先废除考试用八股文。到了光绪三十一年,即1905年9月2日,经袁世凯奏请,慈禧以光绪名义发布上谕明告:“着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自此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宣告废除。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响。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材。相对于世袭、举荐、九品官人法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除还要在中国之后。16至17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18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19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   1905年12月6日,挪威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他沿被称为“西北通道”的美洲北极海岸,从大西洋航行进入太平洋,进行了历时3年的冒险航行。阿蒙森和他的伙伴乘坐的是47吨单桅帆船“佳阿·号。许多人认为船太小,难免会出事。他们于1903年6月 1日离开挪威。结果船被冰封住将近两年。在他探险的过程中,阿蒙森在威廉王岛上探出北磁极的位置,并发现英国探险家约翰 ·罗斯约在60年前第一个测定的这一磁极位置有所移动。
  •     1917年12月6日,芬兰宣布独立。

        芬兰人民在1809年被沙皇俄国兼并后,开展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芬兰于1917年12月6日宣布,脱离俄国,完全独立。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根据自决原则于12月 18日颁布法令,承认芬兰是一个主权国家。瑞典、法国、英国也相继承认芬兰独立。1918年1月,芬兰工人阶级发动武装起义,在原驻芬俄军士兵的支持下,占领了首都赫尔辛基,夺取了政权。曼纳海姆指挥的芬兰白卫军在德国和瑞典的支援下,镇压了起义军,并对苏俄开战。1920年10月14日,芬苏两国签订《多尔帕特和约》,划定两国边界。芬兰独立重新得到确认。
  •   1985年12月6日,新华社报道:横贯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的三北防护林体系一期工程,奋战近8年,最近完成了预期目标。

      这项工程,不仅为世界上最大的防风沙、治水土的生物工程、绿色万里长城,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我国的林业建设创造了丰富经验。

      兴建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为了在我国北方逐步形成一个绿色综合防护体系,根治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一期工程自1978年国务院决定上马至今,三北地区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396个县(旗),营造的各种防护林保存面积达9080万亩,超过计划任务100多万亩,比这一地区从建国到1977年的人工林累计保存面积还多1400万亩。现在,三北万里风沙线上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已有1.2亿亩农田得到林网保护;半数左右的缺柴农户烧柴困难得到缓解;三分之一的县农业生态开始向良性循环转化。据有关方面专家估算,一期工程现在一年产生的效益,价值达20多亿元。
  •   钱宁是研究泥沙基础理论的专家,也是我国泥沙科学研究的先驱者,曾为我国水利建设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为了探索黄河泥沙的运动规律,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他和同行们前后在黄河岸边生活和工作了10多年,对黄河粗泥沙课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泥沙运动力学及河床演变等领域也有创见。

      钱宁出生于1922年,1947年赴美留学,在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之子、泥沙权威小爱因斯坦教授指导下,刻苦钻研,取得了博士学位。他们联名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其中有些结论被许多国家的泥沙学者所引用,他们提出的动床泥沙模拟试验方法被称作“爱因斯坦—钱宁方法”。30岁刚刚出头的钱宁,已在美国泥沙学界崭露头角。可是,这位青年学者深知祖国河流泥沙问题严重,早在加州大学泥沙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时,他就暗暗立下誓愿:学成归来,用以报国。

      新中国成立后,钱宁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克服重重困难,于1955年回到了祖国。50年代后期,三门峡水库和刘家峡水电站开始兴建,黄河下游的治理工作也十分迫切,钱宁全力以赴投身到这些工作中。为了取得黄河的第一手资料,他和同行们一起从郑州附近的花园口出发, 跟踪黄河入海,不下10余次,几乎跑遍了黄河的重要支流。在滚滚的黄河浊流上,钱宁一边听老艄公讲述河情,一边观察眼前的河段:有的地方河道宽浅,水流散乱,沙洲甚多,有的地方河道窄深,主流归一,滩洲罕见。钱宁反复思考:为什么出现如此不同的情况呢?通过比较,他终于发现形成规整的水流,是因为河岸上有突出的山嘴,险工工程以及天然形成的河湾等发挥嵌制导流作用。他把这种天然或人工的水流控制点命名为“节点”。通过大量实验,钱宁制定了利用人为制造“节点”整治黄河下游的规划。深入的调查,钱宁取得了对三门峡水库建成后下游河床可能发生变化问题的发言权,他在掌握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对河道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理论总结,撰写了归国后的第一部专著《黄河下游的河床演变》,并因此被誉为“黄河专家”。

      1982年,他总结历年参加治黄工作的经验,写成了《关于黄河中下游治理意见》一文,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其中的重点建议被认为是“治理黄河认识上的重大突破”。这篇文章获得全国自然科学二等奖。1983年,钱宁又出版了百万字的《泥沙运动力学》专著,受到泥沙工作者和水利工作者的好评,获得全国优秀图书奖,并被美国依阿华大学翻译出版。

      钱宁不但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培养了一大批泥沙工作者,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我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1986年12月6日,他因患癌症不幸逝世。
  •     1992年12月6日,数千名印度教“志愿服务者”强行冲进并拆毁有争议的印度北方邦圣城阿约提亚的巴布里清真寺,导致印度各地爆发近20年来最严重的全国规模教族骚乱,造成1100多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此事件在伊斯兰国家引起强烈反响和抗议浪潮。

        12月6日,数千名印度教徒捣毁了位于印度北方邦阿约迪亚的巴布里清真寺,从而导致了一场全国性的暴力事件,使一度趋于稳定的印度政局重又出现了动荡。事件发生后,印度政府采取果断措施,使局势得到了控制。

        印度毁寺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在印度八点七亿人口中,印度教徒占七亿,穆斯林占一亿。一九九○年十月,主要由印度教徒组成的人民党主席阿德瓦尼曾因鼓动印度教徒去阿约迪亚“拆寺建庙”,而被当时维·普·辛格和谢卡尔政府逮捕,致使执政党发生分裂,维·普·辛格政府下台。在一九九一年五月的大选中,印度人民党在议会中得一百一十九个席位,成为国大党政府的最大反对党。同年六月,拉奥政府上台,该党在一些问题上同政府合作,但对拉奥总理支持修建罗摩庙,同时主张不拆毁清真寺的立场不满。一年多来,寺庙之争未曾间断。不久前,印度人民党和世界印度教大会突然宣布十二月六日印度教徒要举行重建罗摩庙的“圣典”,并号召各地印度教徒去阿约迪亚参加重建罗摩庙的象征性的“义务劳动”,结果酿成了一场本世纪以来最大的宗教冲突流血事件之一。这场冲突给印度人民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拉奥政府能在短短几天内迅速采取果断措施,对平息暴乱起到重要作用。毁寺事件爆发当晚,印度总统夏尔马立即宣布解散印度人民党执政的北方邦政府和议会,并实行总统治理。与此同时,拉奥总理也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呼吁全体公民保持“镇静、和平与和睦”。随后,政府下令逮捕了二十六名印度教激进分子,拘捕了印度人民党领导人乔希和阿德瓦尼。另外,印度政府还以“挑动不同宗教团体对立”的罪名,取缔了国民志愿团、世界印度教大会、伊斯兰促进会和伊斯兰志愿团等五个组织。

        同时,政府迅速调派军队进驻阿约迪亚,驱散聚集在清真寺周围的成千上万印度教徒,并把他们遣送回家,这就及时控制了肇事发源地。政府还承诺重建被毁的巴布里清真寺,稳定了穆斯林的人心。其次,拉奥总理还及时召开内阁会议,取得全体阁员的支持。国大党内部也一致表示团结在拉奥总理周围。另外,宣布议会休会,让议员回到各地帮助平息暴乱,避免议会进行激烈的辩论。所有这些,都对迅速恢复正常局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1996年12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0届会议在墨西哥的海湾城市梅里达召开。会议认为:“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重大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一致同意批准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庐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种新类型遗产在我国现有的世界遗产中是唯一的,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世界文化景观,是世界遗产的一种类型,是人类为了某种实践的需要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所创建的遗产。世界文化景观是从自然与文化的完美结合上,从历史、艺术、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群和遗址。它既包含文化的内涵价值,也包含了自然的内涵和价值。

      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中国现有的世界遗产中是少有的。她极大地丰富了世界遗产中的内涵。这既是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庐山独具的世界性价值的认定,也是庐山对中国、对世界遗产事业的贡献,是庐山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名山的标志。

      一山飞峙大江边的庐山,融奇特、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为一体,成为国家的瑰宝。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当之无愧的。庐山是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中国山水画的发样地。3000多年来,李白、白居易、苏东坡等历代1500多位文人墨客留下了4000首赞美庐山的诗词和400多处摩崖石刻;顾恺之、荆浩为庐山留下了划时代的山水绘画。庐山有古代教育和理学圣地白鹿洞书院和杰出的古代科技文化之作一一观音桥,庐山植物园等;庐山有展现25个国家建筑风格各异的1000余幢山地别墅,在世界山岳型风景区中居于首位;庐山有着1600年的中外交流史,集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东正教于一山。历史上曾有过 360多个庙、观、院、堂数量之多在世界上实为罕见。庐山不仅文化积淀极为丰富,而且极具自然之美,名山、名江、名湖、名城完美结合一体。庐山遍布世上罕有的亚高山第四纪冰川遗迹;庐山有着春山如梦、夏山如滴、秋山如醉、冬山如玉的四季美,还有如诗似画的朝夕美,月色美、朦陇美,气象美……可以这么说,庐山是集古今中外文化之特色,兼自然文化结合之完美。无愧于世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