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网提供全国国内城市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预报,国际城市天气预报以及历史天气预报查询

当前位置:天气网  10月04日 历史上发生的事件

10月04日 历史上发生的事件

全部展开 
  •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年7月15日-1669年10月4日)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
        伦勃朗年少成名,但半生潦倒。他的作品在他在世时即享有盛名,几乎当时所有重要的荷兰画家都出自他的门下。伦勃朗的顶峰之作当属肖像画包括自画像以及取自圣经内容的绘画。他的一系列自画像如同一部独一无二的自传,画家的自我审视真诚而不矫饰。在油画和版画创作中,伦布朗展现了他对古典意象的完美把握,同时加入了他自身的经验和观察。比如圣经场景的绘画中,同时体现了他对圣经文本的理解,对古典构图的运用,以及他对阿姆斯特丹犹太族群的观察。正由于这种感同身受的力量,他被称为“文明的先知”。
        伦勃朗生于荷兰莱顿,父亲是磨坊主,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他们共有九个孩子。伦勃朗14岁进莱顿大学;17岁去阿姆斯特丹向历史画家拉斯特曼学画;1627年21岁时已经基本掌握油画、素描和蚀刻画的技巧并发展了自己的风格,回家乡自己开画室招徒作画,期间画了许多自画像;1631年离开莱顿去阿姆斯特丹,30年代就成为阿姆斯特丹的主要肖像画家。他的肖像画风格人物安排具有戏剧性,深深打动人心,他以神话和宗教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供不应求。他对戏剧很感兴趣,经常利用如同舞台高光的亮色描绘在阴暗背景下的人物。1650年代后,他的画更为宽阔有力,利用迭色使画面更加有立体感。从1640年代开始,他经常到乡村漫步和作画,创作了许多反映大自然的素描和版画,风格质朴。1661年是他作画最多的一年,1663年以后就作画较少,结交了许多中下阶层的市民,眼界更为开阔,技巧更为成熟,创造力达到顶峰。
        由于他为了画画经常采购大量的衣物和绘画工具,从不计较财产,所以很快就到了破产的边缘。1669年他在贫病中去世,身边只有女儿陪伴,死后葬在西教堂一个无名墓地中。
        伦勃朗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画,300多幅蚀版画和2000多幅素描,几乎画了100多幅自画像,而且几乎他所有的家人都在他的画中出现过。
  •   鲍狄埃,法国诗人、政治活动家。1816年10月4日生于木工家庭,12岁起劳动为生,开始歌谣习作。1830年七月革命中吟成处女作《自由万岁》。七月王朝时期从事过木工、印花布图案画师等多种职业,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写了《是人各一份的时候了》、《复活节蛋》等诗歌,要求平等,号召斗争。曾参加1848年二月革命,很快就认清二月共和国的反动本质,在《该拆毁的老房子》中把它比作等级森严的住宅,发出“是拆毁它的时候了”的呼吁,并投身于六月起义。第二帝国时期的进步活动,以诗歌抨击帝国政府;1865年加入第一国际巴黎支部。第二帝国垮台后,他在《1870年10月31日》一诗中提出“快成立红色的公社”的口号。1871年巴黎公社期间,鲍狄埃任公社委员和公社的社会服务委员会委员,为保卫公社战斗到5月“流血周”最后一天。同年6月,他创作“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国际歌》,对马克思主义革命原理和巴黎公社历史经验加以艺术概括;7月被迫出逃,先后在英国、美国流亡近10年;1880年大赦后回国,参加了法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流亡期间和回国后,在积极从事工人运动的同时,以纪念公社、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反映无产阶级的苦难和斗争为中心题材,创作《白色恐怖》、《美国工人致法国工人》、《巴黎公社》等大量革命诗篇。生前还发表了《少年诗神》(1831)、《社会经济诗和社会主义革命歌集》(1884)、《革命歌集》等多种诗集。列宁称鲍狄埃是“一位最伟大的用诗歌作为工具的宣传家”。1887年逝世。
  •     东方快车(Orient Express)是在欧洲而言的长程列车,主要行驶巴黎至伊斯坦布尔,以横贯欧洲大陆,最初由Compagnie Internationale des Wagons-Lits营运。历史上东方快车曾有不同的路线,但大致不离最初东西贯向的起讫点。
        1883年10月4日,第一列东方快车名为 Express d\'Orient,从巴黎东站开出,经过慕尼黑、维也纳,抵达罗马尼亚的 久尔久。乘客们在此则乘船横渡多瑙河,并在保加利亚的鲁塞转乘另一辆列车抵达瓦尔纳,再转船到达伊斯坦布尔。营运初期每星期两班列车,乘客需要支付铁路公司的车票以及 Wagons-Lits 的附加票,让 Wagons-Lits 赚取提供华列车服务的回报。
        1891年,东方快车 Express d\'Orient 正式易名为 Orient Express。
  •     1904年10月4日,照亮了纽约港的法国雕刻家在巴黎逝世。弗雷德里克·奥古斯塔·巴托尔迪把他创作的宏伟的自由象征称作“自由照耀世界之神”。美国人把她简称为“自由女神”。自从1886年以来,巴托尔迪创作的这尊雕像就一直屹立在自由神像岛上,高擎明亮的火炬迎接着进入美国的移民。

        在居斯塔夫·埃弗尔的帮助下,巴托尔迪在巴黎建成了这座钢和铜制成的塑像。后来这座重225吨、高150英尺的塑像用船海运到纽约,将它耸立在一座巨大的花岗岩底座上。自由女神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塑像之一,她右手向前高高举起火炬,左手擎着美国《独立宣言》。
  •   1910年10月4日,葡萄牙国王逃走。新的共和国正在筹建。葡萄牙1910年革命爆发。

      1820年,葡萄牙建立了君主立宪制,1910年10月4日,以烧炭党人协会主席多斯·桑托斯为首的共和党人,在部分卫戍部队的支持下于里斯本发动起义,从两舰巡洋舰上对王宫进行炮轰,得到人民群众的响应。次日,政府军投降,国王曼努埃尔逃往英国,君主制被推翻。起义领袖宣布葡萄牙为共和国,成立了以特奥菲洛·布拉加为首的临时政府。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宣布政教分离,驱逐耶稣会,剥夺修道院和宗教团体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取消贵族称号,实行婚姻自由等。1911年8月,立法议会通过共和国宪法,规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总统有行政权,由选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4年,不得连任;出版和信仰自由;实行8小时工作制;工人有罢工权。1911年后共和国政府两次击败保王派的进攻,巩固了共和制。但这次革命没有触及农村经济制度。
  •     1947年10月4日,马克斯卡尔恩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因跌倒和多次中风的后遗症而去世,终年89岁。

        1900年,德国柏林大学教授普朗克首先提出了“量子论”。

        1906年12月14日,普朗克在柏林的物理学会上发表了题为《论正常光谱的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的论文,提出了著名的普朗克公式,这一天被普遍地认为是量子力学诞生的日子。

        早在1895年,普朗克就在世界许多物理学家研究的基础上,开始对“能量是否均分”的问题进行了研究。1900年10月19日,普朗克发表了研究论文。又经过6年时间的研究,他终于提出了一个具有革命性的假设:每一个自然频率为V的线性谐振子,只能够不连续地取得或释放能量,其能量值必须是某一最小能量的整数倍。普朗克把这每一小份能量叫做量子。这就是著名的普朗克量子假说。普朗克量子论的提出,使各门科学均以崭新的面貌在世界上出现。

        1858年,普朗克生于德国基尔一个法学家家庭。1874年进慕尼黑大学读数学,后转入柏林大学学物理。1877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88O·1885年先后在慕尼黑大学和基尔大学任教。1888年在柏林大学任教,兼任物理研究所所长。1892年升为教授。

        由于在量子论学说方面的卓越成就,1918年普朗克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奖。

        1926年先后被选为英国伦敦皇家学会会员和美国物理学会名誉会员。1930年任柏林凯泽·威廉物理化学研究院院长。后因反对纳粹暴政,普朗克1935年被免去院长职务。晚年退出科学界,从事反法西斯活动。
  •   保加利亚,全称保加利亚共和国。因民族名而得名,意为“叛逆者”。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东南部。面积110993.6平方公里(包括河界水域)。人口8472724人(1992),其中保加利亚人占85%,土耳其人占9%。保加利亚语为官方和通用语言。主要信奉东正教,少数信伊斯兰教。首都索非亚。主要矿物有煤、铅、铜、铁、铬、铀和石油。森林覆盖率为27%。经济属出口导向型。工业总产值占社会生产总值的67.3%。人均社会生产总值64363列弗(1994)。粮食可以自给,农产品有小麦、玉米、大麦、黑麦等。盛产玫瑰。主要工业有机械制造、冶金、化工、电机和电子、食品、轻纺等。主要进口原油、钢材、矿产品、天然气、木材。玫瑰油出口量居世界第一。铁路总长6604公里,公路3.6万公里;有原油运输管道。公元681年古保加利亚人和斯拉夫人建立斯拉夫保加利亚王国(史称第一保加利亚王国)。1018年被拜占庭人侵占。1185年建立第二保加利亚王国。1396年起受土耳其人统治。1877~1878年俄土战争后建立保加利亚国家。3月3日(1878)为国庆日。两次大战均为战败国。1944年9月9日苏军和保游击队解放了索非亚,成立了祖国阵线政府。1946年9月15日成立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1990年6月10日,保举行首次多党议会选举,社会党(原保共,1990年2月改现名)获胜组成一党政府。同年11月15日改国名为现名,并通过国旗法修正案。1991年以后由民主力量联盟和社会党轮流执政。1949年10月4日同中国建交。
  •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已经制成由苏联发射成功。运送卫星的火箭使卫星获得了每秒八千公尺左右的必要的轨道速度。据计算,这个卫星在离地面900公里的高空运行;它每转一整周的时间是1小时35分钟,它的运行轨道和赤道平面之间所形成的倾斜角是65度。

      人造卫星是一个球形体,直径58公分,重83.6公斤。内装两部不断放射无线电信号的无线电发报机。其频率分别为20.005和40.002兆赫(波长分别为15和7.5公尺左右)。信号采用电报讯号的形式,每个信号持续时间约0.3秒。间歇时间与此相同。

      早在19世纪末,俄国杰出的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就已经在他的著作中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借助火箭实现宇宙飞行的可能性。
  •   几内亚,全称几内亚共和国。意为“黑人之国”。位于非洲西部。面积245857平方公里。人口740万(1994)。有富尔贝、马林凯、苏苏等20多个部族。官方语言为法语。85%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余为信奉原始宗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首都科纳克里。资源丰富,主要有铝矾土、铁矿石、钻石、黄金及一些稀有金属。东南部有大片原始森林。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工业基础薄弱,制造业不发达。采矿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此外,还有卷烟、食糖、饮料、纺织、家具等轻工业。属农业国,75%的人口从事农业。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高粱、稻谷、木薯、香蕉、棕榈油、花生、咖啡等。粮食不能自给。是被联合国列入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1994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8万几内亚法郎。主要出口铝矾土、氧化铝、钻石、黄金和咖啡等,进口石油和化工制品、粮食、机械设备、日用品等。9~15世纪是加纳王国和马里帝国的一部分。15世纪起葡、西、法、荷、英等相继入侵。1885年被划为法国势力范围,1893年被命名为法属几内亚。9月28日(现为独立日),几人民通过公民投票拒绝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1958年10月2日(现为宣布共和日,即国庆日)宣告独立,成立几内亚共和国。1978年11月改国名为几内亚人民革命共和国。1984年4月建立第二共和国,恢复原国名。1959年10月4日与中国建交。
  •   孟加拉国,全称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面积 143998平方公里。人口1.16亿(1994年4月估计),孟加拉族占98%。孟加拉语为国语,通用英语。86.6%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首都达卡。资源有煤和天然气,森林覆盖率为15%。属农业国,80%人口从事农业。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近年来,实行市场经济,鼓励私人和外国投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42美元(1995/1996)。主要作物有水稻、黄麻、茶叶、甘蔗等。以轻工业为主,有棉麻纺织、化工等。出口麻及其制品、皮革、茶叶、水产品等;进口粮食、机械、交通器材和石油。18世纪后半叶沦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印巴分治时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1971年3月26日(国庆和独立节)宣布独立,1972年1月正式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政策。强调在主权平等、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同一切国家建立友好关系。1975年10月4日同中国建交。
  •   1985年10月4日,我国第一座独具特色的古钟博物馆,在北京大钟寺举行了建馆典礼。大钟寺坐落在北京的西北郊,清朝雍正11年敕建。它的原名叫觉生寺,因寺内悬有我国最大的一口古钟而得名大钟寺。

      这口大钟就是铸于永乐年间的永乐大钟,距今已有580年历史,是世界大钟中的元老,素有古代钟王之称。大钟重46.5吨,高6.75米,外径3.3米,钟唇厚0.18米,造型宏伟而精美。钟身内外铸有整齐的汉、梵文经咒,共计23万多楷书字,相传为明朝书法家沈度的手笔,字体工整,排列合理、准确、巧妙,是宗教文化和书法艺术的优美结合。

      永乐大钟的钟声纯厚绵长,圆润宏亮,振动频率极为丰富,与音乐的标准音率相差无几,钟乐声可传播数十里。大钟只用一根铜穿钉将沉重的钟体与钟楼相连结,具有精巧卓绝的力学结构。此外,这口大钟采用我国古代传统的地坑造型表面陶范的泥型法一次铸成,是我国古代铸造工艺的瑰宝。

      永乐大钟虽是中外举世无双的“钟王”,但他多年来一直是“光杆司令”。由于大钟寺多年以来得不到科学的保护,寺内文物散失,有的殿堂已濒临坍塌的边缘,永乐大钟也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大钟寺的珍贵价值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因此北京市政府作出了把大钟寺建成古钟博物馆的决定。这个博物馆以钟为主体,收集陈列各种类型的古钟130多口,全面展示了我国古代冶金铸造技术的发展史,成为对人民群众普及历史知识和科学知识的场所。
  •     1991年10月4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的第11届4次南极条约协商国特别会议,通过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26个南极条约协商国中,包括中、美、英、法、苏等23国签署了议定书。该议定书将于1992年10月3日生效。议定书规定:南极地区为专门用于和平和科学目的的自然保护区。议定书为保护南极大陆及附近地区的生态环境免遭破坏制定了严格的保护措施,其中包括在今后50年内,禁止在南极地区进行一切商业性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等。议定书是人类为保护地球自然环境作出的一个理智的决定,是和平利用南极的一大进步。
  •   1992年10月4日,一架装载1000多吨货物的以色列波音747型运输机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市附近的一个机场起飞后不久,因两台发动机起火而坠毁在一居民区。据报道,事故发生时,许多市民正在家里收看激烈紧张的足球比赛。机身撞在住宅楼上引起大火,飞来的横祸使250多人丧生。

      在灾难的幸存者身上,过了若干年之后出现了神秘的疾病,这便使人们猜测以色列的那架飞机上装载着什么货。最流行的猜测就是:这架飞机上装载着毒气或者甚至放射性物质。以色列航空公司和以色列政府保持绝对沉默的态度与行为,更为谣传提供推动力。这架大型喷气式运输机里面,到底装载着什么货物,这始终都是一个秘密。
  •   1993年10月4日,在埃及举行的全国公民投票中,埃及总统、执政的民族民主党主席穆巴拉克,作为人民议会推选的唯一候选人,以96.28%的支持率第3次当选总统。

      穆巴拉克于1928年5月4日出生在尼罗河三角洲曼努菲亚省一个农民家庭。他少小从戎,先后毕业于埃及军事学院和空军学院,3次赴苏联学习空军技术,回国后晋升很快,不久便出任空军某基地司令。1967年第3次中东战争后,他先后担任空军学院院长、空军参谋长和国防部副部长。在1973年的第4次中东战争中,他因指挥空军配合地面部队强渡苏伊士运河、突破“巴列夫防线”有功,荣获共和国勋章。1975年4月穆巴拉克成为副总统。1981年10月6日萨达特总统被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极端分子刺杀。穆巴拉克经全民投票当选为总统。当时,埃及国内伊斯兰极端分子不断闹事,局势动荡不安;经济相当困难,财政连年赤字;外交上,埃及因1979年3月与以色列签署和约被孤立于阿拉伯世界之外……在这危难时刻,穆巴拉克受命担起了重担。

      穆巴拉克执政后吸取了纳赛尔时期的“国有化经济”和萨达特时期的“自由开放经济”两方面教训,以发展国家经济为中心,把“消费型开放政策”变为“生产型开放政策”,鼓励和吸引外资,加速本国工农业的发展。同时,他注意改进国营企业的经营管理,继续放宽对私营部门的限制;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经济技术合作。

      1991年5月17日,埃及又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订了“埃及经济改革第一阶段实施方案”,进行全面的经济改革。为此穆巴拉克政府采取措施,进一步改革物价、金融、外贸、税收体制,鼓励外国投资和进一步实行私有化。上述措施使国家外汇储备从1991年3月底的63亿美元增到1992年6月底的105亿美元。

      外交是穆巴拉克建树颇多的又一领域。他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友好和不结盟政策,积极推行全方位外交。埃及同美国保持“特殊关系”,但不与其结盟。穆巴拉克努力恢复、改善和发展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使埃及在1989年5月重返阿盟。1990年海湾危机爆发后,埃及由于坚决反对伊拉克的侵略,并参加了多国部队,因而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和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的一致好评,埃及因而被免除了500亿美元外债中的255亿美元,并得到了10多亿美元的赠款和紧急援助,大大缓解了埃及的债务负担。在不放弃原则,同时灵活处理阿以矛盾、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中,穆巴拉克更是进行了“台前幕后”的斡旋活动,为阿以问题的和解与突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     1993年10月3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布在莫斯科实行紧急状态令。4日凌晨,俄政府军奉命进入莫斯科。8时许,政府军的数十辆坦克和装甲车包围了议会大厦,随后发起进攻。政府军同忠于议会的战斗队进行了长达10个小时的激战。最后,议长哈斯布拉托夫、议会任命的代总统鲁茨科伊以及支持议会的几名将军被捕。据官方宣布,这场流血冲突造成142人死亡,744人受伤。事后,新闻媒介称之为“10月事件”。

        十月事件始末:

        这次事件是俄罗斯最高执行权力机关和最高立法权力机关持续激烈斗争的结果。从1992年初叶利钦推行激进的改革政策以来,以叶利钦为首的一方和以议长哈斯布拉托夫、副总统鲁茨科伊为首的另一方之间,在改革政策、国内经济形势评估、新宪法内容、俄罗斯政体以及对外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产生严重分歧,双方互相攻讦,各自为政,以致发展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9月,两派权力斗争进一步升级。9月1日,叶利钦宣布解除鲁茨科伊副总统职务。9月18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宣告成立,准备取代最高苏维埃。同日,叶利钦重新任命盖达尔为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9月21日,叶利钦发布命令,中止俄罗斯人代会和最高苏维埃的全部权力,并宣布俄罗斯联邦新的立法权力机关——联邦大会的选举将在12月11—12日举行。这些措施无疑是要摧毁哈斯布拉托夫和鲁茨科伊的权力基础。哈斯布拉托夫和鲁茨科伊采取了反击措施。9月3日,俄罗斯议会通过决定,否决总统有关解除副总统鲁茨科伊职务的命令。9月21日,俄议会主席团通过致俄罗斯公民书,废止叶利钦中止议会权力的命令,停止叶利钦的总统职务,并宣布由鲁茨科伊任代总统。同日,鲁茨科伊宣布接任俄罗斯总统,并任命阿恰洛夫上将为国防部长。次日,又任命巴兰尼科夫为安全部长、杜纳耶夫为内务部代部长。哈斯布拉托夫号召举行全国总罢工。

        从9月24日开始,议会大厦已被政府军警包围,与外界电话联系被切断,所有通往议会大厦的道路亦被政府军警封锁。接着,政府停止了对议会大厦的供电、供水。新成立的议会武装小组则向议会警卫部门和志愿保卫人员分发了武器弹药,准备抵抗。武装冲突一触即发。

        在双方对峙加剧的形势下,俄宪法法院院长佐尔金9月24日提出了解决俄政治危机的零点方案,建议总统撤销9月 21日解散人代会和最高苏维埃的命令,议会也撤销有关决定,使局势恢复到9月21日前的状态;同时建议在12月21日同时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这一建议得到了一些政治力量的支持。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阿列克西二世也奔走于叶利钦和议会领导人之间。呼吁双方举行和谈。

        在各方压力下,对立双方于10月1日重新举行谈判寻求妥协。但哈斯布拉托夫、鲁茨科伊和一部分议员坚决拒绝叶利钦提出的“必须无条件交出武器”的条件,10月3日,局势进一步尖锐化。数千名支持议会的莫斯科市民冲破了由警察和特种部队在议会大厦附近设置的层层防线,并在议会大厦前举行了集会,接着他们又企图占领莫斯科市政府大厦、国家广播电视大楼和莫斯科广播电视大楼。双方发生激烈冲突。在谈判破裂、局势恶化的情况下,叶利钦下令政府军进攻议会大厦,并很快占领了议会大厦,从而结束了在俄罗斯政坛上持续了一年多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     1995年10月4日,我国在流动沙漠中修筑的第一条等级公路——塔里木沙漠公路今日全线正式通车。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在塔里木沙漠公路零公里处为贯通仪式剪彩。

        这条全长522公里的沙漠公路南北贯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与油田公路及314国道相接,南与315国道相连,其中沙漠段长446公里。

        这条沙漠公路的建成,不仅开创了我国、也开创了世界上在流动沙漠中修建长距离等级公路的先河。塔里木沙漠公路的贯通,像一座金桥飞架塔里木盆地南北,大大缩短了南北疆的运输距离,不仅对加快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加快南疆地区的开发建设,促进新疆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